华盛顿邮报日前报道:哈佛大学研究表明,睡前玩智能手机,看电视剧或玩电子游戏,电子设备发出的光线,特别是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增加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其中青少年受光线的影响,比成年人更大!
褪黑素调整昼夜节律
何为褪黑素?人脑部深处,有一个像松果般大小的“松果体”,它分泌出来的激素,叫褪黑素,它在调整人体的昼夜节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是人体生物钟的控制中心,它根据视网膜接收的每日光暗的规律,影响着褪黑素的制造。夜幕降临后,光刺激减弱,在视交叉上核的作用下,松果体合成褪黑素的酶类活性增强,其分泌在凌晨2-3点达到高峰,然后渐渐减少,直至天明,日出后,停止分泌。诺贝尔奖得主阿克塞尔罗德博士曾经试验证实: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褪黑素影响睡眠是多方面的,它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视交叉上核、体温以及神经免疫网络的作用,来参与睡眠的调节。因此,血中褪黑素浓度的升高,成了睡眠的促发因子。己是晨型人,或是夜猫族,营地生活期间,全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其生理时钟,与日出日落规律,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青少年受光线影响更大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睡前只要使用2小时带有背光显示屏的电子产品,就可导致褪黑素被抑制22%,从而引发“睡觉时间减少、易被打断”等睡眠问题。同样是看电脑,青少年受光线的影响,比成年人要大得多。
研究人员让成年人以最高亮度使用ipad两小时,再通过唾液样本检测他们的褪黑激素水平。使用一小时对褪黑激素分泌的影响并不明显,两小时后才会有明显的影响。而青少年,即使接收的光线量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褪黑素受抑制的情况就已经十分严重。
睡前玩智能手机等,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还会“增加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原因是,因褪黑素是调整生命节律的激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分泌,直接影响着体内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其影响遍及全身的每个器官、组织、细胞,特别是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同时,它还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由于褪黑素很容易进入细胞,因此可担任保护细胞核dna的任务,如果dna受到损害,就可能导致癌变。
现代“晚间亮灯”的习惯,已被认为是患癌症的原因之一。
日光浴利于夜间良好睡眠
如此,玩手机等,褪黑素的分泌被抑制了,那我们人为的补充一点,可以吗?
英国的一个研究证实,乱补褪黑素,会造成“睡眠断续现象”。因为,睡眠是日与夜共振而出现睡意,若在夜间服用褪黑素,会使身体发出强烈睡眠信号,破坏了日夜的节律性,大自然的节奏消失了,这个人的睡眠也就紊乱了。因褪黑素是调节生命节律的,额外补充,干扰了正常的生理过程,还可能导致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等。那怎么办?有些植物,例如大米,核桃等,也会制造褪黑素,进食后,褪黑素会被吸收,溶入体内的褪黑素。太阳光中含有较多的蓝光,早晨或上午户外活动,接受光照,褪黑素的释放被抑制,夜里能促进褪黑素的释放。有试验表明,日光浴会让夜间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提前60~90分钟出现。
天黑后所有的光线都是非自然的,因此,现在所有的人都比没有电灯时睡得晚了,那就更不应再玩手机、电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