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现在普遍提高了,不过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人到了中老年疾病就会慢慢的找上门了,比如高血压,说起高血压,小编最近听到有两种高血压有一种是假性的,而还有一种是真高血压,你是否也觉得很神奇呢,是不是觉得非常的不能够接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假性高血压的介绍
假性高血压是指用普通袖带测压法所测血压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的血压值。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提出,假性高血压是指由于严重的动脉硬化阻碍了肱动脉的压缩,使得血压测值假性升高的现象,这在老年人中,尤其是在动脉严重钙化的老年人中较常见。假性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决定。部分患者由于动脉僵硬度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升高的,脏器的血管也有动脉硬化,因此常伴有脏器供血不足。因此,诊断假性高血压不代表治疗与否,而应该发现适宜的治疗人群及降压目标。如降压J型曲线的存在很可能是由于根据袖带法测量的血压值调整目标值,而导致过度降压,由此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假性高血压患者在未确定合理的降压目标前不宜贸然进行降压治疗,确诊后应同时评估动脉硬化和脏器供血不足,针对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进行综合干预,监控血压,从而保护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真高血压的介绍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以上就是对高血压的真性与假性的区别,希望大家能够认清自己是否是真性还是假性的高血压,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对人体不好的,希望可以尽早的接受治疗,也希望高血压患者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