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林露)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近日发布《关于公布适配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揭榜单位的通知》。其中,青岛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10家本科院校(含职业本科)以及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等14家高职院校经过多轮筛选,入围承担了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揭榜任务。
据了解,该项工作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致力于推动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所院校参与了自主申报。
此次揭榜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在于形成基于AI专用分析模型的人才需求分析体系,通过分析产业政策文本、技术发展趋势、海量招聘数据,生成岗位能力、知识结构、素养要求的量化能力图谱,为人才需求判断提供数据支撑。
在揭榜单位中,多所高校从区域产业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积极参与探索。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洪坤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揭榜为契机,深度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迭代同步,努力实现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尧介绍,学院依托“航天特色、校企同源”优势,聚焦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希望通过揭榜研究培养更多适配产业需求的人才,缓解“跨领域复合型数字人才紧缺”的行业痛点,服务当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胡伟国表示,学院立足浙江安防产业集聚优势,将着力破解AI人才供给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不匹配的痛点,努力探索“AI+安防”特色人才培养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上一篇: 55封家书讲述中国亲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