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50后鲍佩英驻足在一张1954年创作的《欢乐新年》年画前,对这张当时上海家庭过年桌上的果盘如数家珍。
当日,一场以“海派风情——年画华章”为主题的年画展在虹口海派文化中心开幕,展出60余幅原汁原味的海派经典年画。
桌上的果盘里放着硬糖、核桃、红枣、花生和糕点,一旁是檀香橄榄和橘子,还摆放着盛开的梅花,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高高兴兴。孩子们戴红花穿新衣,手上玩着红气球。
这幅《欢乐新年》年画的时间定格在1954年2月3日,正是大年初一,桌上的果盘里放着硬糖、核桃、红枣、花生和糕点,一旁是檀香橄榄和橘子,还摆放着盛开的梅花,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高高兴兴。孩子们戴红花穿新衣,手上玩着红气球。鲍阿姨一边回忆着小时候的年味,一边说:“现在过年桌上的果盘都升级了,开心果、核桃仁、巧克力、芝麻糕、红美人……最主要现在不愁吃不愁穿,阿拉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看春晚,写对联、贴福字、抢红包,幸福感满满。”
徐颖娣阿姨在看展。
徐颖娣阿姨在1964年创作的《爱清洁讲卫生》年画前停留,她说,这幅画反映了当年的弄堂生活,每逢节前里弄大姐带头打扫家里家外的卫生,讲究的还会用石灰水粉刷一下外墙。现在条件好了,卫生可以请家政阿姨帮忙;年夜饭也可以买点现成的小菜,空下来的时间烧点拿手菜过过瘾。
1965年创作的《上海大世界》年画,丰富的文艺演出及热闹的游园景象,每层都挤满了人。
1950年至1952年间,新年画运动达到高峰。图为1950年王里创作的《道喜狮子队》。
1973年李慕白创作的《全心全意》年画。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正在建设中,其实上海曾经也有一座“上海东站”,这幅1953年创作的《新上海》年画中揭秘当年上海东站的景象。
1989年创作的《繁华的上海南京路》年画。
策展人杨培明介绍,这些画作题材丰富,有的描绘了石库门与弄堂生活的市井风情,有的再现了节庆场面的热闹氛围 ,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革。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真正能够保存下来的精品年画少之又少,许多甚至是存世孤品。
观众在欣赏年画里的上海风景。
年画里的上海风景。
玩家亲测分享(旷古棋牌)到底是不是有挂!外挂真实性揭秘与使用体验分析(2023已更新/哔哩哔哩):https://www.huixiwan.com/news/430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