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中国大洋协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南南人权论坛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雍和宫
中国供应商 商务 物联 应急 教育 生态 儒学娱乐 微视 健康 生活 食品 道家文化 音乐 记录中国电商中国母婴 数字经济 中国溯源 全球甄选 中医肿瘤民族数智中国康养中国影视动漫高校中国
丝路中国 中国湖北 新山东 中部纵览 中国四川 七彩云南 浪潮资讯衢州有礼 新温州 海丝 海峡常德时代吉林 兴安岭上兴安盟投资山西东北振兴Hello天津圣洁西藏天辽地宁壮美广西
网络培训产业出现围猎中老年人现象,舆论呼吁加强审核监管
“知名中老年线上教育机构三年卖课1.8亿元”“把握下一个风口:银发经济热门赛道”……近年来,中老年人线上兴趣培训产业迅猛发展,各类机构纷纷入场。但一些机构宣称的“名师”却存在无资质、授课质量差等问题,还有一些机构以低价吸引老年人报班后再高价卖课。
对此,专家建议,应明确行业标准,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监管,推动市场提供多元化的高质量课程。
来自宁夏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去年12月,她母亲被某教育机构的国学课程吸引,一开始是免费讲易经,后来在劝说下购买了3999元的正课,而课程主要在讲“手机号忌讳的数字”“玉石如何改变家里的风水”……在此之后,机构还不停推销两万元的“奇门遁甲”进阶课。
杨女士怀疑母亲上当受骗,选择报警,但因为培训机构的确有授课的过程,警方难以直接介入处理,后来通过多次沟通才退回部分课程费。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线上直播课程凭借互联网的便利性,通过社交平台投送到中老年人的手机上。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相关内容发现,有很多国学、养生、声乐和书法等中老年兴趣培训课的推广,其中一些课程通过“免费在线学习”“1元5次课”等低价来吸引用户。
记者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后,培训机构的“班主任”便联系记者并将记者拉入了兴趣课程群。记者发现,群内每天都发送直播课链接,举办发红包、送免费学习资料活动,在直播课接近尾声时,讲师还告知后面内容需要购买课程才能继续学习,价格从58元到3980元不等。
北京市君益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正律师多次为有类似遭遇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他表示,部分线上兴趣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宣传以及课程质量不及预期的情况,有时配套出售的产品还存在不当溢价。
这类培训机构如何吸引大量中老年人参与?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陆续进入退休生活的60后、70后人群对于学习更多知识有着充分的动力,尤其关注传统文化、国学和养生,很多机构以“国学构建和谐家庭”“百姓跟我学中医”等宣传语精准击中他们的需求。
同时,许多学员出于对授课“名师”的认可,愿意付费获取“名师”的建议和帮助。在记者进入的一门国学直播课中,老师会与学员进行多次互动,通过分析学员的姓名、手机号和房屋户型图来“断财运”“看风水”,为其答疑解惑。通常两三次的直播互动,直播间的“名师”就能让群内的部分学员对机构产生初步的信任。
培训机构宣称这门国学课的授课者是“中科院高级国学讲师”,但记者在中科院官方网站上没有查到该“名师”的任何信息。面对记者的追问,“班主任”表示:“老师不在乎名利,只为帮助更多人弘扬传统文化,所以在网上搜不到也很正常。”
“进行中医教学的人员应当是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护士或医学院的教师。我们院负责中医文化宣传教育的医务人员都既有资质又有临床经验。”湖北省某三甲中医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龚医生告诉记者。
记者参与的另一门中医兴趣课罗列了“名师”和众多弟子的姓名、专长,但他们既没有国家卫健委官网上的注册执业信息,也没有医学院的任职信息。
该中医兴趣课程宣称半个月可以让学员独立学会按摩推拿方法,疏通气血,“调理身体根本”。龚医生观看课程后指出:“尽管课程提到了中医阴阳五行、经络疏通等核心概念,但是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教学,也未能和推拿的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在短期内无法达到调理体质的效果,更不可能代替医院和医生。”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通过搭建、完善老年教育平台丰富老年文体服务,同时还要“打击涉老诈骗行为”。如何让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专家学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推广课程的线上平台应当积极履责,在法定范围内对培训机构的资质或行为进行审核。”廖正提出,中老年人有学习需求应当鼓励,当前也应规制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的行为。一方面,要求培训机构等相关方依法提供实名认证信息并公示,定期进行大数据排查与监管;另一方面,平台接到举报后应该设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与流程,例如进一步完善用户的申诉和退费申请功能。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冯铁拴表示:“当前中老年人兴趣培训存在的虚假宣传和过度商业推广问题会影响学习体验、损害消费者权益,不利于银发经济的长远发展。”他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设置差异化、精细化的兴趣课程,例如低龄老年人的课程以自我成长和发展为导向,而中高龄老年人更需要提高互联网技能的培训。
“未来该领域要持续发展,还需要考虑政府部门的引导。”冯铁拴表示,目前该行业缺乏宏观统筹,可以将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确定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并鼓励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课程。(工人日报 记者 张小简)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Copyright ? Chin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全面展示街道十年文化发展成果,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4月22日,“书香九里亭·十年见蝶变”世界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作为九里亭街道十周年“奋进十年路,九里新征程”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2025年街道社区文化节的精彩序幕,标志着九里亭街道将以书香为媒,开启文化发展的新征程。
活动在诗词朗诵《沁园春·长沙》中拉开帷幕,传统诗词与现代伴舞的创意结合,赢得阵阵掌声。原创朗诵《十年·街道的诗》,以真挚情感回顾街道十年发展历程,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
九里新声环节中,九亭中学金梓宸同学带来精彩演讲,这位“松江少年说”冠军得主以少年视角讲述九里亭街道变迁的故事。在随后的社区读书达人分享中,72岁的社区读书达人苗双喜、耕耘教坛十年的九亭中学教师谢丽君、学生密悦分别分享阅读感悟,呈现了阅读跨越年龄的独特魅力。松江收藏家协会会长赵文龙精彩点评,围绕“书香九里亭十年发展蝶变”主题,深入阐释阅读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
赠书环节,上海大学医学院医大医院、中国人寿、荟珍屋、居民代表于秀芝向街道读书阵地赠送书籍,展现了政企民多方共建书香社区的决心。受赠社区代表表示,这些书籍将丰富社区图书角的藏书,惠及更多居民。活动最后,《书香九里全民阅读倡议书》呼吁每位居民“每天阅读一小时,每月读完一本书”,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
据悉,本次读书月将持续至5月底,其间将举办包括“读书达人”征集投票评选、“书香家庭”评选、征文演讲比赛、读书沙龙、图书漂流等10大项,3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作为九里亭街道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文化大戏,读书月的启动不仅彰显了街道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更为打造“人文九里亭”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宝孙表示:“十年来,九里亭不仅实现了城市面貌的蝶变,更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以读书月为契机,让书香成为九里亭最鲜明的文化标识。”
九里亭街道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