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宁夏石嘴山5月1日电 题:宁夏石嘴山:工业遗存“蝶变”影视文旅热土
中新社记者 于晶
5月1日,取景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的电影《大风杀》上映。
当日,记者走进成为众多影视作品取景地的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斑驳褪色的红色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钢铁轨道,瞬间将人们带回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石炭井工业区。
石炭井,位于贺兰山北段腹地,曾因出产被誉为“煤中之王”的太西煤而声名远扬,享有贺兰山“百里矿区”的盛誉。21世纪初,这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小镇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片片工业遗迹。
2017年,宁夏打响贺兰山生态整治修复保卫战,生态环境实现“由黑变绿”的华丽转身,石炭井迎来重大转折。
石嘴山市敏锐捕捉到石炭井独特的自然地貌、丰富的工业遗存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利用当地留存的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厂房、学校、医院、火车站等大量建筑,打造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一场工业遗迹的“蝶变”之旅拉开帷幕。
“这些工业遗存可都是宝贝,不能就这么荒废了,我们要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石嘴山市相关负责人说。这些老厂房、老民居经过巧妙改造,成为影视拍摄的理想场地。改造过程中,既保留了工业建筑的原汁原味,又融入了现代影视拍摄的需求,既节省了成本,又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理念。
石炭井独特的工业风貌,极其适合拍摄历史和军事等题材的影视剧,而影视剧通过剧情和宣传,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做到了以游带影、以影促游,打造出集影视拍摄、影视旅游、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影视基地。
从小在石炭井长大的王彬见证了小镇的巨大变化。他说:“以前,大家都觉得这地方没啥盼头了,纷纷往外走。现在不一样了,影视产业起来了,好多人都回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把咱石炭井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如今,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已成为影视创作的“天然摄影棚”和文旅打卡热门地。小镇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每年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万里归途》等众多影视作品纷纷在石炭井取景拍摄。(完)
被救助的雪豹“凌小蛰”康复情况如何?它将何去何从?
从“熊猫缘”到“中国情”:“喀秋莎”和她的朋友们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中国面积第一县!
跑步不当反“伤身” 身体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别大意
新一艘054B型导弹护卫舰——钦州舰,报到!
盛李豪黄雨婷霸榜世界第一 “干饭哥”积分破万创历史
广交会成“宝藏库” 中企创新设计拓海外市场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早熟荔枝“三月红”批量上市
上市公司加速“发钱”,资本市场奔赴“双赢”
立夏养生吃什么?专家推荐“三瓜一豆”,清热解暑又营养
立夏:绿荫凝翠色 繁花映红妆
中医药非遗展带你体验千年智慧
云南临清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九旬营业员重返柜台 追忆“老百货”商场时代变迁
花粉过敏的人要小心这些食物
马拉松爱好者助力寻亲 半年寻回6人
《长安三万里》在台上映
重庆上演“高跟鞋上的速度与激情”
湖南岳阳县张谷英村600余户“同住一屋”
多国摄影师湖南体验辣条蛋糕:不同意这门“婚事”
你见过能吃的青铜器吗?
朱熹竟然还是个自然科学家!
拐着弯照样打!这枪就是这么“任性”
高铁宠物托运箱有啥黑科技?
沈阳卧龙湖上演“鸟浪”奇观
“00后”听障舞者:在“无声世界”舞动美妙
东方网记者蔡黄浩、通讯员李辉5月4日报道:“五一”假期临近尾声,外出游玩的市民们陆续返沪,上海公安多部门持续坚守岗位,围绕G40高东等主要入沪道口和虹桥枢纽等重要点位,加强巡查力度,叠加视频巡逻,时刻关注车流量变化,提升事故、抛锚的发现处置能力,持续保障交通畅通有序,全力护航市民返程回家路。
图为崇明公安分局民警在G40陈海公路收费口疏导交通(上海警方供图,下同)
今天上午,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G40沪陕高速提前迎来返程车流,全天经G40长江隧桥进沪车辆为6.7万辆,崇明公安持续排堵疏导坚守岗位。据崇明公安预测,5月4日至5日将有超过13万辆车经长江隧桥进沪,瞬时峰值车流量达每小时4000辆。崇明公安根据节日预案启动了24小时不间断“护航”模式,确保返程车流平安有序。
今天上午7点左右,在崇明公安陈海收费口现场指挥点,实时车流量约为每小时4400辆,车速保持在30公里/小时左右。
今明两日返程高峰期间,崇明公安增派百余名警力,精准部署在G40崇启大桥、陈海收费口、潘圆收费口周边道路等各个岗位、大桥易拥堵路段和服务区等关键节点,实施动态限流疏导。
崇明公安还运用无人机对大桥车流进行全景式、实时化监测,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精准掌握路况信息。针对长江隧道流量饱和情况,在G40下行线37.9公里(长兴服务区出口)启用智能车道信号灯进行分级控流,并在长江隧道入口前增设实线引导区,规范车辆行驶车道,减少因随意变道引发交通事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此外,崇明公安还协调了车辆牵引施救单位在G40长江大桥和陈海公路沿线等重要点位投放施救车辆,确保第一时间完成事故车辆、抛锚车辆牵离。
图为浦东公安分局民警在G1503高东收费站疏导交通
今天上午10点左右,在G1503高东收费站,浦东公安分局民警正在疏导返程车流,现场车辆时有缓行,但总体平稳有序。
据统计,从今天6时左右开始,G40沪陕高速长江隧桥段逐步迎来返程大车流,目前,长江隧道内下行往市区方向车流达到每小时3960辆左右,车速维持在每小时50公里左右。警方预计今明两日日均车流量可能超7万余辆。
为确保G40沪陕高速五一假期返程通行有序,浦东警方会同分局低空警务专班布设“无人机场”对路面开展自动化巡航巡视,实时把握流量变化,并通过“高空喊话”提醒引导车辆安全行驶。在长江隧道内,民警驾驶两轮摩托车正在不间断巡逻,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缓行源头。在隧道出口处,牵引车和警保联动车辆也已现场待命,随时应对事故、抛锚等突发情况。
图为闵行公安分局民警在上海虹桥枢纽P9停车场临时上客点疏导交通
“请重点关注P9、P10车库的饱和情况,各小组在巡逻中请及时上报情况。”5月4日,闵行公安新虹派出所警务责任区队长邓演刚在虹桥枢纽对西广场警组和增援警力通传了工作指令,预计当日的大客流、大车流高峰将于下午至傍晚时段出现。虹桥火车站西广场和地下空间均设置了醒目的指引牌,并有身着蓝色背心的志愿者提供引导和纾困服务。
图为闵行公安分局民警在上海虹桥站步巡
自5月4日起,“五一”长假返程客流逐渐增大,虹桥火车站每小时客流均在2万人次左右,针对超50万人次的到发旅客人数,闵行公安持续增派警力在上述区域步巡,提升应急处突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此外,闵行公安在虹桥枢纽周边部署“三人机动小组”,开展以“疏导、指挥、服务”为核心的交通管理,通过划分责任区包干,落实最小作战单元,随时应对突发交通情况,保障区域道路交通的有序通行,并在申虹路、绍虹路等关键路段新增多套感知设备,通过科技赋能及时汇总车流、事故、拥堵等信息,及时调度“三人机动小组”开展排堵疏导工作,截至目前枢纽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
图为轨交公安分局民警在虹桥火车站地铁站内疏导客流
在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均迎来了“五一”返程高峰。据轨交公安介绍,5月3日起虹桥火车站到达客流达到30万以上,5月4日、5日客流分别可达37万和41万人次。
为应对虹桥枢纽的返程大客流,轨交公安按照“控外疏内”客流管控原则,组织站区、特警、携犬及辅警等力量会同地铁运营方做好客流疏导工作,采取“前置分流、站内分流、物理硬隔离”措施,有序放行旅客进站,全力保障站内客流平稳有序。
轨交公安分局虹桥枢纽治安派出所警长郑佳介绍,在客流高峰期间,轨交公安将会同车站方在地铁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进站口设置硬隔离限流设施,与地铁工作人员一起有序引导乘客出入地铁,加强进站区域的秩序维护工作。
此外,针对返程客流集中到达情况,轨交公安会同铁路公安处,在铁路到达南1、北1出口设置“L”形硬隔离,根据现场客流情况,组织警力配合铁路公安处、车站工作人员共同将旅客分流引导至枢纽东交通中心、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乘坐轨交线路、公交车和出租车,以缓解地铁虹桥火车站站的进站压力。
上海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明天返程高峰恰遇雨水天气,雨天路滑,驾驶员请提前关注路况情况,尽量错峰出行,合理规划行车线路。驾车时请轻打方向缓踩刹车,杜绝交通违法行为,不随意变道,如遇缓行请耐心等待,服从现场民警指挥,安全文明出行。乘坐火车、飞机返沪的乘客建议抵达后尽可能搭乘公共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