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10时14分,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党委副书记、南旺村党支部书记李勇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我们村的骄傲,李聪,大社镇南旺村。”几分钟后,这条信息创了他使用微信以来,点赞最多的纪录。
南旺村,2200多亩地,1300多口人。很多当地人,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有身边的人成了一名航天员。
4月25日晚,距离神舟十八号飞船发射开始还有一小时,李聪家的院子就挤满了人。还有人站到了隔壁邻居家的屋顶上,要一起见证这个时刻。
杜伟是李聪的表哥,下班后专程从市区赶过来。“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杜伟说。2009年,读大学的李聪放假回家,带回一张照片。杜伟仔细一瞅,那张合影中还有杨利伟。
“当时李聪特别骄傲地跟我说,这是他师兄。”杜伟回忆,“能看出来,他很羡慕师兄。”杜伟觉得,对于一名农村孩子,能开上战斗机已从村子里走出去很远,他从未想过李聪能成为航天员。
成为飞行员、航天员,并不是李聪最初的梦想。他曾经想当一名歌唱家。
陈兴风记得,李聪小时候很晚才会说话,3岁左右还吐字不清。有一天她发现李聪一遍遍摁家里的一台旧录音机,跟着磁带学一首歌,没几天居然咿呀咿呀唱了出来。
初中时,李聪也是学校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陈兴风记不清多少次帮李聪找演出服装、道具。
这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指令长叶光富对李聪的评价非常吻合:比较活泼,经常在训练中听到他的欢声笑语。
想当歌唱家的李聪是怎么成为飞行员的呢?
李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高三的时候,因为比较喜欢运动,体育方面有一定的特长,好多人认为他适合当飞行员。
李聪擅长游泳。黑龙洞村附近,有一眼龙洞珠泉,当地人说是滏阳河的源头。“他小时候,就喜欢到那游泳,冬天都偷着去。”李军生说。
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没有特别为李聪提供过报班或训练。李军生还记得2008年下半年,李聪拿回家一张招募飞行员的宣传彩页,想要报名。
“我觉得这离咱村里人太远。”李军生说,一番打听后,得知招飞考试属于提前批录取,不影响报考其他大学,他也就没阻拦。
2009年初,李聪通过飞行员体检,回到河北峰峰春光中学(2015年改名河北峰峰第一中学)准备高考。他的班主任胡云林不断给李聪打气,让他一定咬紧牙关挺下这几个月。“对于农村孩子,这是天大的机会,不能因为文化课不过关被刷下来。”胡云林说,当时学校组织了几位老师帮李聪巩固成绩。
胡云林强调,李聪非常努力。“老师们顶多是推一把,关键还是孩子个人。这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有着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特质,也有着质朴坚韧的性格。”胡云林说。
7年的时间,雄安以最快的速度建设出了一个未来之城。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如何使非首都功能在此落得下、留得住?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协同红利如何惠及更多的雄安百姓?
记者观察:雄安史家胡同新学期开学
总台记者 张进: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是在去年9月份开学的,半年时间过去了,学校建得怎么样?我的第一个感受是真的非常新,周围的环境也非常新。学校规定学生们7点50到校,我发现孩子们非常从容地准时来到学校了。老师是说因为雄安的道路规划得非常畅通,这样的话即使是周一早高峰也不会因为拥堵而迟到,没有“大城市病”,孩子们在上学之前也可以多睡一会。第二个感受就是这所学校为代表的雄安教育真的是发展得非常迅速,比如说目前这所学校的老师有40多人,接下来通过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老师规模将要达到80多个人。再说学生,目前在校学生有130多个人,接下来的招生规模也要达到840多个人,这个学期也陆陆续续也还会有学生通过转学来到这里,孩子们也非常期待他们的新朋友。
“新雄安人”是谁?
总台记者 王帅南:去年11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行政区划代码133100正式应用于户籍管理工作。从这以后新区户籍的新生儿,包括居民,在身份证证件,还有户口本的地址栏上,都会全面使用“河北雄安新区”的字样。大家以后在外边听到谁说自己身份证号码是133100开头的,那他是雄安人了。我认为“新雄安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只要在雄安长期工作生活的人我想都可以被看作为新雄安人。这里包括陆续回迁的居民,他们从村民变成了市民,还包括从天南海北来到雄安参与雄安建设的人,来这里进行创业的人,这些人都可以被叫做是新雄安人。
接下来谁又会来到雄安?
总台记者 王帅南:先说已有的,目前,首批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和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随着建设取得不断进展,将来更多公司和机构人员还会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更多民营科技企业来雄安考察签约,后边将会有更多民营企业和员工来到雄安。另外,涉及第二批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创业板块等,一些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未来也将来到雄安,当然了,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过程。
如何做好公共服务保障,让人才愿意来还能留得下?
雄安绿研智库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口领域首席专家 徐小伟:雄安新区这几年的重点就是围绕着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来开展各项服务建设,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大家来了生活有盼头,发展有保障。目前雄安新区在各个片区周边建设了学校、医院、养老驿站,这样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不输于大城市,甚至更优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可以说雄安新区对大家越来越有吸引力。说一个细节,去年寒假雄安的学校还试点开展了寒假免费托管服务,另外雄安新区也有各类丰富的建设场景,以及创新创业的赛道,为大家提供了广阔和富有前景的发展空间。所以大家来了之后,对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也更加充满了期待。
雄安新区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更好地实现“双向奔赴”?
雄安绿研智库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口领域首席专家 徐小伟:现在雄安新区正处在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关键阶段,随着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的继续展开,包括服务新区高新发展的各类人才,像懂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的专业人才都是我们需要的,同时,随着新建片区投入运营使用,像综合执法、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的各类管理人才也是需要的。另外,考虑到雄安新区高新高端产业的发展,像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包括绿色生态农业的产业人才也是我们需要的,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企业家人才。对于什么样的人适合来雄安新区,我想有一句话:“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新区。”一个人如果能够长期跟踪一个城市的发展并参与其中,能够分享城市的红利,我想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一个非常宝贵的历史机遇。如果你想跟一个城市“双向奔赴”,共同发展的话,我想雄安新区目前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欢迎来到雄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