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京津冀网络安全创新资源协同共享推进会在雄安新区举办。此次推进会旨在加强京津冀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京津冀网络安全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共同发展。
会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三地网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近年已在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应急演练等领域开展了扎实合作。北京集聚近千家网安企业,全国营收前十企业占5席;天津打造“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算、飞腾麒麟“PK”体系等硬核技术矩阵;河北则依托保定、石家庄、张家口等地产业布局,加速打造“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创新链,雄安新区正着力建设全国网络安全创新高地与智慧城市安全标杆。
会上,河北省委网信办介绍了第二届雄安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大赛最新进展情况和推动网络安全创新资源集聚举措,北京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委网信办分别介绍网络安全创新资源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情况。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海淀园)、天津市天开高教科创园、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布促进网络安全创新相关支持政策,涵盖技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奖励、场景开放合作等方面,形成三地“政策叠加+园区联动”的协同优势。
会议现场,三地网络安全企业代表宣读《网络安全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倡议书》,呼吁京津冀三地企业强化责任担当,以开放合作的胸怀、务实创新的行动,推动相关技术平台、实验室共享共用,共同促进网络安全创新资源协同共享,为打造网络安全产业新格局、建设网络强国贡献京津冀力量。
三六零、奇安信、中电科、安恒、海泰方圆、天融信、绿盟、深信服、安天、恒安嘉新、河北赛克普泰、河北启天等近20家企业现场展示智能漏洞挖掘系统、量子加密通信终端等创新成果,并围绕车联网安全、数据跨境流动等热点领域开展技术路演与产业对接。
据了解,第二届雄安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大赛以“汇聚网络安全技术 护航智能城市建设”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与城市安全场景深度融合,已吸引全国200多个项目参赛。大赛通过设置投融资对接、场景模拟测试等环节,着力破解智慧城市安全建设中的痛点难题,加速优秀方案在京津冀区域落地转化。
原标题:《京津冀网络安全创新资源协同共享推进会在雄安新区举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Android版
iPhone版
iPad版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2025年,低空经济将迎来商业化落地关键期。”4月22日,以“低空经济·浦江之约”为主题的低空经济产业交流活动在闵行区浦江科技广场举行,活动紧扣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吸引了20余家深耕新能源、航空科技、智能装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企业齐聚浦江,政企共话低空经济产业新未来。
2024年8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闵行区作为重要承载区域,肩负培育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领军企业、打造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等重任。浦江镇凭借“上海空域黄金走廊”的独特区位优势,正加速推进低空场景创新成果落地,力争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枢纽。
本次活动由市经信委、市交通委相关职能部门、闵行区发改委、闵行区经委、闵行区交通委指导,浦江镇人民政府、吴泾镇人民政府与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联合主办,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上海银行等机构协办,政企银齐聚,参与规格高、覆盖广,更加彰显市区镇三级联动的发展决心。
活动现场,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电源、亿航智能、峰飞航空、上海澳翊通用、协氢新能源等20余家企业代表亮相,涵盖航空器制造、新能源动力、空管系统、智能科技等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与会企业围绕政策支持、产业链协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向提出建议。
浦江镇有关负责人发表《低空经济:浦江镇优势与规划》的主题演讲。据介绍,浦江镇将依托“黄金走廊”空域优势,发挥产业与人才集聚优势,聚焦“融合飞行、场景创新、标准引领”,统筹浦江两岸资源,建设全市首个集低空交通、技术研发、产业服务、贸易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区”。现阶段,浦江以“三步走”打造全产业链多场景并行的低空产业示范中心:建设一座低空指挥管理场站;积极参与低空飞行服务行业标准、共融空域使用标准的研究制定;围绕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服务、低空保障领域,打造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同时,浦江镇将再建成3-5个标杆性低空应用场景,发现、培育、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
中泰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可从资本视角分析认为,2025年,低空经济将迎来商业化落地关键期,建议聚焦“航空器制造、基础设施、运营服务”三大投资主线进行布局。
在圆桌对话环节,围绕“低空经济”产业挑战话题,企业家和行业专家纷纷参与头脑风暴,共绘蓝图。
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有企业代表提出,需加强“主机厂+配套商+场景方”协同,建议政府牵头建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推动技术标准互认与应用场景共享。
政府如何系统规划低空经济?“空域开放是前提,基础设施是支撑。”有的企业呼吁,应加快低空空域分类管理试点,同步推进起降场(vertiport)、通信导航等配套建设,形成“政策+空间+服务”一体化布局。
说到eVTOL商业化,一位行业专家指出,当前的技术瓶颈集中在电池能量密度、适航认证体系及运营成本控制等环节,需政企联合攻关,同时探索“短途通勤、景区观光、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加速落地。
在讨论环节,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民用航空处和上海市经信委重大装备处有关负责人还从市级规划的角度同与会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地面经济”到“空中经济”,上海-闵行-浦江-吴泾正以开放姿态拥抱低空时代。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政企沟通桥梁,更标志着上海低空经济从“规划蓝图”迈向“落地实践”。随着eVTOL试飞、低空观光等场景逐步走进生活,一个“立体高效、绿色智能”的低空经济新生态,正在黄浦江畔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