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国际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5日,“知识产权护航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2025年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在现场发布。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统计,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游戏用户规模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均达到历史新高。
近年来,游戏产业快速发展。然而,新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也层出不穷。知识产权是游戏产业的核心资产,如何应对侵权行为,成为行业各相关方关注的焦点。
网络游戏从研发到上线运营,可能会面临泄密、外挂、私服、“换皮”等侵权行为。业内人士指出,在众多侵权纠纷中,商业秘密保护的定性以及定损难题已成为当下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
论坛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发布《2025年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澎湃新闻记者从《报告》中获悉,未公开游戏信息(如代码、数值设定、角色形象、地图等)的商业秘密定性在民事案件中已有广泛共识。不久前,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的“米哈游诉陈某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同时,游戏企业进行商业秘密维权仍存在不少难点、堵点,比如,在刑事认定方面,针对“阶段性保密”是否削弱了这些信息的“秘密性”等焦点问题,行业内仍存在广泛讨论。
为此,《报告》从多角度给出了建议。例如,针对阶段性保密信息维权问题,《报告》指出,如果阶段性保密信息在侵权行为发生时,仍满足秘密性要件,则相应侵权行为亦应担责。即便阶段性保密信息后续因权利人商业安排而主动公开披露,并不改变其在保密阶段的商业秘密属性。针对商业秘密刑事定损难问题,《报告》建议进一步理清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依据,鼓励适用“实际损失”、“侵权获利”、“合理许可费”等损害赔偿计算方式。再如,针对“传播游戏涉密内容”的侵权行为,《报告》建议,在网络游戏著作权犯罪立案追诉时适用“传播量、点击量、会员量”的入罪计算标准,同时进一步结合网络游戏行业特点,丰富、拓展“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的认定。此外,《报告》还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专门针对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
《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副院长刘维介绍:“针对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新问题,应当甄别不同问题的性质,针对性加以完善。希望借助《报告》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网络游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带来启发,从理念更新和制度建设两方面,推动网络游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化进程。”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不正当竞争处处长史书禄表示,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推动立法、创新试点、现场指导、宣传培训、执法维权等全链条行政保护举措,不仅指导企业建成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单位,并“以点带面”提升游戏产业商业秘密保护整体能力和水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编写了网络游戏企业领域商业秘密保护合规指南指引,2024年,全市共查办了7件网络游戏领域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切实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优化了营商环境。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顾惠蓉介绍了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在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打通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建设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制度等。“网络游戏企业可以主动在专利领域开展合理布局,形成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领域多层次立体交叉保护机制,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顾惠蓉建议。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主办。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4月25日,由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戏剧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在海上文化中心盛大开幕。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炯明,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豪,静安区政协主席丁宝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廖燕灵及艺委会成员滕俊杰、潘虹出席活动,宣布此次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静安戏剧节以“戏剧+百业”模式深度赋能城区经济,不仅整合全区多座专业剧场、20余个城市地标及14个街镇舞台,更联动十大核心商圈、二十余家酒店及区内出行品牌滴滴,重磅推出“移动集装箱剧场”“戏引力大礼包”“戏剧护照”“戏引力Lab”扭蛋机等系列文商旅融合活动,实现“住宿、餐饮、出行、观剧”一站式服务。将戏剧有机融入商业消费与城市生活场景,打造“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样本。
资源破壁,“新静界”激活文旅强磁场
依托静安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元演艺资源禀赋,为全方位激发区域文化内生动力、强化演艺产业协同发展效能,重磅官宣成立“新静界演艺联盟”。联盟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核心理念,旨在整合优质演艺资源、打通行业壁垒,推动演艺资源共融、品牌价值共创、市场效益共赢,持续拓展演艺产业的增值空间,以“集群效应”扩大静安戏剧节的品牌辐射力,助力构建“剧场生态圈+文旅消费链”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福利加码,“戏引力”焕新消费活力
静安戏剧节以“戏引力”为核心,通过多元创新活动,深度串联文旅商体展资源,为市民打造沉浸式戏剧体验与消费新场景。
4月15日中午12时,在“静安文化公益配送及文旅消费”小程序推出的限量500份“戏引力”大礼包,吸引超10倍人流涌入,大礼包在3分钟内一抢而空。不仅刷新预约纪录,也提前点燃申城市民对静安戏剧节的热情。4月20日线下兑换通道开启后,美琪大戏院门前的百米长龙成为独特风景线。大礼包内含戏剧主题图书、“戏引力-扭蛋Lab”扭蛋币、戏剧巴士纪念票及戏剧节地图折页,这场预约热潮,不仅彰显申城市民的文化参与热情,更预示着“戏剧+”模式正重塑城市文化生态。当传统观演模式遇上创意文创,一场全民参与的戏剧狂欢正在这座摩登都市激情上演。
4月25日起,“戏引力-扭蛋Lab”活动正式启动,持有扭蛋币的市民可前往静安大悦城、中信泰富广场等五大商圈,参与“戏引力-扭蛋Lab”活动,赢取戏剧节演出票、优惠券、衍生品,以及商场代金券等,总价值超60万元的惊喜奖品。同时,两万本戏剧文旅护照在静安区剧院、商圈、酒店等场所免费发放。3条精心设计的打卡路线覆盖十大商业综合体、八家剧院,联合八家酒店推出专属餐饮折扣,市民持护照打卡22个文旅点位,不仅能享受专属优惠,还可通过集章兑换限量文创礼品,真正实现“一本护照玩转静安”。
今年,静安戏剧节还隆重推出“移动集装箱剧场”。这是一个集沉浸式演出体验、艺术创作展示、戏剧工作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新空间。在这里,戏剧打破传统剧场的界限,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无缝对接。从五一至端午,移动集装箱剧场将依次在静安区大宁剧院广场、苏河湾万象天地、中信泰富广场等文化及商业地标进行展演,观众可在“静安文化公益配送及文旅消费”小程序上进行预约。
移动集装箱剧场将呈现近200场戏剧展演和互动体验,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老师现场展示釉上珍珠彩技艺、以戏剧作品为灵感的彩绘体验活动《画你入戏》以及多场戏剧工作坊。同时,移动集装箱剧场充分调动商圈资源,与餐饮品牌携手,联动广受欢迎的经典IP《孤独的美食家》,打造沉浸式美食戏剧体验。推出2332studio与网易云音乐联合策划的声演体验活动《声临戏境》,将《少爷和我》《孙美琪疑案》等知名IP作品以声演形式呈现,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声音塑造的神奇。还精心策划了两项特别活动,戏剧香氛艺术展通过将戏剧元素与香氛艺术相结合,以嗅觉传递情感和故事;静安戏剧节限定冰淇淋将戏剧特色融入甜品,以味蕾感受戏剧魅力。
静安戏剧节持续延伸“票根经济”内涵,联合20余家酒店推出八五折以下订房折扣与最低二二折餐饮优惠,携手8家体育场所提供免费体验课程与场地租赁特惠,并与滴滴出行合作,每日发放上万份价值172元的专属出行券包。同时,戏剧节还携手全区十余家商圈超百家商户,推出上万份专属奖品及优惠,全方位覆盖市民生活消费场景,构建起“观演+购物+食宿+运动+出行”的全链条消费生态闭环。
文化惠民,名剧展演燃动节庆
当晚,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的舞台剧《觉醒年代》作为开幕大戏在大宁剧院上演。该剧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再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将百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如歌岁月呈现在舞台上。同期开演的还有艺海剧院的中法共创舞台剧《海底两万里》等。
五一小长假期间,加拿大戏剧“魔法师”罗伯特·勒帕吉的经典代表作《月球背面》、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的保留剧目《大师与玛格丽特》、比利时OG先锋剧团的热门新作《告别式》中文版等将缤纷登陆戏剧节,有望迎来申城观剧热潮;紧接着,首次访沪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剧院的重磅作品《朱莉》、意大利戏剧大师皮普·德尔邦诺的剧作《爱》和《觉醒》等众多中外优秀剧目也将陆续上演、引燃节庆,法国鬼才导演菲利普·肯恩的力作《人间乐园》将作为闭幕大戏于端午档压轴献演。
20部佳作84场次的精品剧目展演,立足静安,辐射全城,在政府办节“惠民利民”的宗旨下,戏剧节所有演出的票价最低100元,最高不超过680元,力图为市民观众创造走进剧场、低价观好剧的机会。
全城入戏,共享舞台“民”星绽放
“民”星绽放,艺动全城。本次戏剧节联动全区14个街道镇共同举办“全城有戏·星舞台”展演,发动区内优质文化资源,依托丰富场地资源,共同推出数百场公益演出及全民戏剧活动,构筑“一街一品”社区戏剧矩阵,将艺术深度融入市民生活。
全新升级的中外家庭戏剧大赛立足“高标准、有特色、聚文化”的要求,依托“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中心”平台,共同点燃全城戏剧热潮。自3月6日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里等国家的超千组中外家庭踊跃报名,将戏剧艺术作为连接亲情和文化的桥梁,展现戏剧跨越国界和语言的独特魅力。经专家评审,104组家庭成功晋级成为“百个美好戏剧之家”,并于4月19日-20日在大宁国际商业广场进行复赛展演,作品主题丰富多元,以更精彩内容、更便捷形式、更幸福体验,释放戏剧能量,践行社会大美育理念。大赛联合富士instax博物馆推出限定“戏剧照相馆”,为戏剧爱好者们留下专属戏剧回忆。5月11日,大赛颁奖典礼将在静安区文化馆静·剧场隆重举行,届时将揭晓各大奖项,见证家庭在戏剧舞台上的耀眼光芒。
为献礼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营造“全城有戏”氛围,静安区文史馆特别推出“红色足印”系列情景党课戏剧节专场,以沉浸式体验引领市民触摸历史脉搏,赓续红色基因。此次特别活动是情景党课首次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共推出21场次12项课程。市民可在“静安文化公益配送及文旅消费”小程序上进行预约,奔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文化之约。据了解,4月专场课程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印迹·青色梦想》甫一上线即引发市民预约热潮,单场名额一抢而空,展现出市民朋友对创新多元互动党课形式的高度认可。
备受期待的“欢乐马戏”戏剧巡游也于本周末从大宁地区启航,率先在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上海久光中心等地发起展演,并将于5月陆续登陆CP静安、上海张园等热门地标。4月26日至5月25日,共六地十场的巡游活动将以艺术赋能商业空间,让市民在街头巷尾沉浸式感受戏剧魅力。
百花竞放,“壹戏剧大赏”提名公布
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壹戏剧大赏”提名委员会已完成初评,20余台剧目从115部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今年“壹戏剧大赏”申报剧目涵盖国有院团、民营剧团、高校剧社及新兴演艺空间,青年创作者占比显著提升。作品题材从传统叙事向AI互动、社会实验等前沿领域拓展,改编来源覆盖影视、绘本、电子游戏等多元载体。这种百花齐放的生态,既是戏剧人突破边界的生动写照,也预示着行业正经历从形式到内核的全面革新。
今年新设立的“年度最佳创新剧目”奖项,见证了科技与戏剧的深度融合。粤语多媒体剧《唔讲得》将5.5G网络引入剧场,观众可通过手机实时互动,打破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壁垒;《西游》以多媒体影像重构神话叙事。这些作品将技术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创作逻辑”,推动戏剧向复合型文化产品转型。
原创剧本成为本次评选的最大亮点:115部参评作品中,原创剧本占比55%,较去年提升12%。创作者们逐渐摒弃宏大叙事,转而聚焦日常生活与人物内心,通过表演、空间与文本的融合触动观众情感。《翻山海》以民国女篮为原型,讲述冲破时代枷锁的热血故事;《万火关》借两件戏服串联三代戏曲人的命运,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蜕变。小剧场剧目《低音大提琴》《暧昧》的票房口碑双丰收,也印证了细腻叙事与扎实文本的市场潜力。
2025“壹戏剧大赏”提名名单的揭晓,不仅是对入围作品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戏剧行业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度解码。在科技浪潮与人文回归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戏剧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在破界与坚守中寻找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表达。大赏颁奖典礼将于5月26日在艺海剧院举行。
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正以“戏引力”为纽带,打破文化与消费边界,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从指尖预约到线下狂欢,从剧场观演到商圈体验,这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不仅为市民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更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戏剧艺术真正融入生活、点亮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