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沙特官员已经向盟友和行业专家吹风,表明沙特不愿再减产以支撑油市,此举是否意味着价格战打响?
据外媒报道,五位了解相关会谈的消息人士称,沙特官员正在通知盟友和行业专家,表示沙特不愿通过进一步减产来支撑石油市场,并且能够应对长期的低油价局面。
沙特这一潜在的政策转变或许意味着其将走向增加产量并扩大市场份额的方向,这标志着OPEC+领导者在通过大幅减产来平衡市场五年之后的一个重大转变。该联盟的减产举措支撑了油价,反过来又增加了许多石油生产国所依赖的石油出口收入。
消息人士称,沙特对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的产量超过其OPEC +目标感到愤怒。该联盟设定这些目标是为了维持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他们表示,在近几个月推动成员国遵守产量目标并弥补供应过剩之后,沮丧的沙特正在改变策略。
此前,沙特推动OPEC+在5月份进行超预期的增产,这一决定导致油价跌破每桶60美元,降至四年低点。
对于依赖石油出口来为其经济提供资金的产油国来说,油价下跌是个坏消息。尽管像沙特这样的产油国生产成本非常低,但它们需要更高的油价来支付政府开支。当油价下跌时,许多大型石油生产国面临削减预算的压力。
而沙特似乎正在向盟友和专家通报,他们已准备好应对这种情况。
五位消息人士称,最近几周沙特官员已告知盟友和市场参与者,沙特可以通过增加借款和削减成本来承受油价下跌。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沙特已准备好应对更低的油价,可能需要推迟一些重大项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沙特需要油价高于每桶90美元才能实现预算平衡,这一门槛高于其他OPEC大型产油国,如阿联酋。
分析师表示,由于油价下跌,沙特可能需要推迟或削减一些项目。
OPEC+的消息人士称,该联盟可能会决定在6月份再次加快增产步伐。
石油交易商也预计,沙特将引导OPEC+下周达成再次增加供应的协议,因为沙特将继续采取行动约束该联盟中违规行事的成员国。
据彭博社调查的交易员和分析师显示,大约60%的人认为,在5月5日举行视频会议时,OPEC+的主要成员国很可能会同意在6月份大幅超过预定的增产计划。
由于哈萨克斯坦似乎几乎没有努力改正其超额生产行为,在接受调查的23名受访者中,有13人预测OPEC+将批准再次进行类似于之前每天41.1万桶的增产行动。另有两人预测增产幅度会较小,但仍将高于预定增量。另外8名受访者预测,为避免市场进一步暴跌的风险,OPEC+将在6月份恢复最初的每月适度增加供应的计划,即每天增加约13.8万桶。
华盛顿咨询公司 “对外报道”(Foreign Reports)副总裁马特?里德(Matt Reed)表示:“显然,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负责任’的产油国对那些不断找借口的违规者已经失去了耐心。4月份的决定令人意外;5月份的决定更像是一记警钟。”
OPEC+目前的减产幅度超过每天500万桶,占全球供应量的5%,其中沙特的减产量占五分之二。
在五位消息人士中,有两位熟悉俄罗斯的想法及其与沙特的对话,他们表示,在OPEC+中出口量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出口国俄罗斯,已经知晓沙特加快增产的计划。这两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更希望该联盟坚持较慢的增产速度。
沙特和俄罗斯是OPEC+事实上的领导者,它们为该联盟的减产做出了最大贡献。
俄罗斯实现预算平衡的油价约为每桶70美元,而且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克里姆林宫的开支正在增加。
两位消息人士中的一位表示,由于OPEC +增产,俄罗斯已经打折且受制裁的石油价格可能会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俄罗斯的收入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关于沙特这一明显的策略转变,存在多种说法,包括惩罚超出配额的OPEC+成员,或在向美国和圭亚那等非OPEC+产油国让出市场份额后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行动等。
也有人猜测,沙特增加产量也可能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种迎合,特朗普曾呼吁OPEC提高产量以帮助压低美国汽油价格。
特朗普定于5月份访问沙特,可能会向沙特提供一揽子军售方案以及一项核协议。
OPEC+此前决定将其计划的增产幅度提高两倍,达到每天41.1万桶。尽管如此,OPEC+目前仍限制着每天超过500万桶的产量,该联盟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取消这些限制。
瑞银(UBS)分析师乔瓦尼?斯托诺沃(Giovanni Staunovo)表示:“我们仍会将此称为一种‘有管控的’减产取消,而不是一场市场份额争夺战。”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娜塔莎?卡内娃(Natasha Kaneva)表示:“对生产商来说,增加供应以实现收入最大化可能是最优策略。”
拉皮丹能源顾问有限责任公司(Rapidan Energy Advisers LLC)总裁兼创始人、前白宫能源官员鲍勃?麦克纳利(Bob McNally)指出:“历史表明,当OPEC+ 的领导层决定通过供应压力来促使成员遵守规定时,在实现目标之前他们是不会停止的。”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通过视频短片了解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察看重点孵化企业的大模型产品展示,听取相关技术研发和企业生产经营介绍。
就在几天前,4月25日,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的主题正是——“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
在理论学习后即赴实地调研,这样的安排凸显了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在当前推动这一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战略性紧迫性。
“模速空间”是上海市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总书记此次来到这个刚成立一年多的创新生态社区,看一个正在拔节生长的未来产业,指向明晰。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是极其重要的抓手和着力点。
抢抓历史性机遇,要靠前瞻性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早在2014年6月,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就指出“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强调“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还很多,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2018年10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总书记以“头雁”效应为喻,明确“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战略、规划相互衔接、压茬推进,得时无怠、只争朝夕。
2016年,“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新一代人工智能”列为科技前沿攻关的七大领域之一……
几天前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这次考察,总书记来到上海这个国内人工智能的创新高地,强调上海要“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
从全局到一域,从会场到实地,战略思考贯穿始终。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总书记作出重大判断。
走进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未来产业的朝气扑面而来:揭牌一年多来,这里已入驻企业100余家,涵盖底层技术、应用研发、场景设计、算力支持等方方面面。“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紧密协作的生态体系恰是产业蓬勃向上的写照。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小巨人”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今年以来,从DeepSeek横空出世,到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人工智能领域亮点频出,“头雁”效应有效发挥。
一场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人工智能革命近在眼前,不进则退,慢亦是退。
越是加速向前奔跑,越要将关键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事关未来的博弈中不受制于人。
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凸显坚持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产业向新,创新的路径也在向新。特别是在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人工智能领域,单打独斗难以实现快速突破,格外需要协同创新、合力攻关。
在“模速空间”,既能实现与大院大所、算力平台的链接,也有研发团队和应用企业的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共享资源,极大缩短了技术研发和转化周期。总书记提出“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
越是科技快速发展,越要突出应用导向,才能构建从需求到技术的正循环,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在2018年10月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就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眼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做好“人工智能+”是当务之急,也是战略命题。
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
通过智能自主实验平台,机器人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自动收集数据,基于高质量数据集,医药研发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拥有AI“大脑”的机械臂,可以自主学习复杂的操作技能,实现更加精密和个性化的生产线作业;得益于AI视觉和具身智能大模型,垃圾分拣机器人能够对垃圾进行精准识别、分类,助力低碳生活……此次总书记考察的“模速空间”,现场展示的一个个代表性人工智能产品,展现出人工智能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
“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实地调研,总书记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作出一系列部署,揭示了这一“战略性技术”与千行百业相融互促之道。
科技浪潮迭起,未来产业里有产业的未来,更有发展的未来。正如总书记所说,“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紧紧把握技术大势、时代潮流,让人工智能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就会激发出产业进阶、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