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中压轴题,四边形与坐标轴结合的那种。 ( 初二数学压轴题 )
创始人
2024-10-09 09:09:0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 求初中压轴题,四边形与坐标轴结合的那种。 ,以及 初二数学压轴题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 求初中压轴题,四边形与坐标轴结合的那种。 的知识,其中也会对 初二数学压轴题 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解得n=2m,设直线AD解析式为y=ax+b,将A、D两点坐标代入求解析式,确定E点坐标,求S△ABE,根据S四边形BCDE=5S△ABE,列方程求m、n的值,根据k=(m+1)n求解.解答:如图,过C、D两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

1、(2006 广东省实验区)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是等腰梯形, , ,点为 轴上的一个动点,点 不与点 、点 重合.连结 ,过点 作交 于点 .(1)求点 的坐标;(2)当点 运动什么位置时, 为等腰三角形,求这时点 的坐

(1)由于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A点与D点纵坐标相同,A点与B点横坐标相同;(2)①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E的横坐标表达式即为点G的横作标表达式.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纵标表达式,将线段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A(8,0),C(0,6),点M是OA的中点,P、Q两点同时从点M出发,点P沿x轴向右运动;点Q沿x轴先向左运动至原点O后,再向右运动到点M停止,点P随之停止运动. P、Q两点

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y=- 12x+b交折线OAB于点E.(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2

求初中压轴题,四边形与坐标轴结合的那种。

3.等式“学学×好好+数学=1994”,表示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再加上一个两位数,所得的和是1994。式中的“学、好、数”3个汉字各代表3个不同数字,其中“数”代表___。 4.如图1,“好、伙、伴、助、手、参、谋”这7个汉字代表1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31、(辽宁沈阳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点 ,点 .(1)以 为一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 及 的外接圆 (用尺规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若 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

点 不可能在 点右侧的 轴上 综上所述,在 轴上存在两点 ,能使得以点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相似。2.(河南卷)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过 轴上一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 两点,过点 , 分别作 轴的垂线,垂足

谁能帮我把数学压轴题整理出来(那个地方的都好,不要糊弄我)

由题意可得方程(4/ 5 t)2=(4 /5 t-16/ 5 )2+(2/ 5 t+12 /5 )2,解得:t=10.3、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以AB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P是半圆上的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PA、

解析式l:0=-2+b,b=2 l:y=-x+2 (2)过B(4,0),M(5,3)的直线解析式:y=kx+b 那么0=4k+b,3=5k+b 即k=3,b=-12 解析式:y=3x-12 因为是线段,所以定义域(x的取值范围)为[4,

解:(1)在ΔABC和ΔAEP中,∵∠ABC=∠AEP,∠BAC=∠EAP,∴∠ACB=∠APE,在ΔABC中,AB=BC,∴∠ACB=∠BAC,∴∠EPA=∠EAP;(2) 答:□APCD是矩形,∵四边形APCD是平行四边形,∴AC=2EA,PD=2EP,∵由

把P(-2,-5)分别代入y=3x+b和y=ax-3得 -6+b=-5,-2a-3=-5 b=1,a=1 所以两直线分别为y=3x+1,y=x-3 既然题目要求有图像得,则可可画出两直线的图像,然后找出y=3x+1在y=x-3图像上方的x的解集即

一次函数压轴题(一)1.已知点A(-4,2),B(-1,5)(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2)在x轴上求一点Q,使|QA-QB|最大;(3)在x轴上取点D,y轴上取点C,使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小,最C、D

1、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AD上,连接EF、FC,已知EF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点(-2,0)和(0,4),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像。3、如图,

初二数学压轴题

解:(1)在正方形ADEF中 AF=AD,∠DAF=90º即∠CAF+∠CAD=90º∵∠BAC=90º∴∠CAD+∠DAB=90º∴∠DAB=∠CAF 在Rt△ABC中 ∠ACB=90º-∠ABC=45º∴∠ACB=∠ABC ∴AB=AC

1.求抛物线解析式 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分别交于B(1,0)C(5,0)则:y=a(x-1)(x-5)与y轴交于点A(0,3)则3=a(0-1)(0-5)a=3/5 抛物线解析式y=3(x-1)(x-5)/5 ===> y=3(x^2-6

解:(1)第一种情况:t>1/2时,如图形(1)所示 根据题意知,A点坐标为(1/2,0),B点坐标为(1/2,1/2),M点坐标为(t,0)不难证明RT△ABM和RT△KBP全等。因此有PK=AM=t-(1/2)所以:△PCB的面积S=(

一、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纵观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点的位置转化为坐标问题,“

解:(1)∵直线y=- 3 4 x与BC边相交于D点,知D点纵坐标为-3,∴代入直线得点D的坐标为(4,-3).(2分)(2)∵A(6,0)在抛物线上,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得a= 3 8 ,∴y= 3 8 x2- 9 4 x.(4

初中数学压轴题求解,急急急!!!

解:(1)在ΔABC和ΔAEP中,∵∠ABC=∠AEP,∠BAC=∠EAP,∴∠ACB=∠APE,在ΔABC中,AB=BC,∴∠ACB=∠BAC,∴∠EPA=∠EAP;(2) 答:□APCD是矩形,∵四边形APCD是平行四边形,∴AC=2EA,PD=2EP,∵由

把P(-2,-5)分别代入y=3x+b和y=ax-3得 -6+b=-5,-2a-3=-5 b=1,a=1 所以两直线分别为y=3x+1,y=x-3 既然题目要求有图像得,则可可画出两直线的图像,然后找出y=3x+1在y=x-3图像上方的x的解集即

一次函数压轴题(一)1.已知点A(-4,2),B(-1,5)(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2)在x轴上求一点Q,使|QA-QB|最大;(3)在x轴上取点D,y轴上取点C,使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小,最C、D

1、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AD上,连接EF、FC,已知EF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点(-2,0)和(0,4),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像。3、如图,

初二数学压轴题

解得m=-3;③直线与BC相交,此时y=6,x=6,即D点坐标为(6,6),由于y=k/x经过D,代入D点坐标解得k=36;④根据题意得36/x>3/2*x-3,解得x<6且x≠0,由于是在第一象限内,即x>0,综合解得满足要求的

解:(1)该城市会受到台风影响.理由:如图,过点A作AD⊥BC于D点,则AD即为该城市距离台风中心的最短距离.在Rt△ABD中,因为∠B=30°,AB=240.∴AD= 12AB= 12×240=120 (千米).由题可知,距台风中心在(1

1)∠OBC=∠ABO+∠ABC=60+∠ABC ∠ABD=∠CBD+∠ABC=60+∠ABC ∠OBC=∠ABD=60+∠ABC 所以,∠OBC=∠ABD AB=OB,∠OBC=∠ABD,BC=BD △OBC≌△ABD(SAS)所以,OC=AD 2)OA+AC=AD 因,△OBC≌△ABD(SAS)OC=AD

解:(1)过B点作X轴垂线交X轴于点E,角BOE=45度,OB=根号2,所以OE=BE=1,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x。(2)作OC的垂直平分线交反比例函数图像于点M,由于OC的解析式为y=x,所以OC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为

初二的一道压轴题,求解

详见附图
首先,讨论不与MN相交下的情况 作直线PQ,过E作ET垂直于BA 过E作EH垂直于CN,过E作EK垂直于MN,由于 EM平分∠BMN,EN平分角MNC,所以TE=KE=HE 当PQ与AB的夹角APQ为锐角时,因为EM平分∠BMN,所以TM=MK(全等可得) 同理EN平分角MNC,所以KN=HN=HQ加QN 而因为TE=KE=HE,所以易知HQ=PT(全等可得),所以MN=MK+KN=TM+HN=TM+HQ+QN= TM+PT+QN=PM+QN 所以MN=PM+QN 同理,当PQ与AB夹角APQ为钝角时,也可得MN=PM+QN 下面讨论相交时, 过点E作PQ,PQ与MN交与U点 然后过E作EJ垂直于BA 过E作EL垂直于CN,过E作EO垂直于MN 容易知道JE=EO=EL 延长EM交CD于Z,因为JE=EO=EL,所以容易知道ZL=JM(全等可知) 同理MEP与ZEQ也是全等的,则QZ=MP,所以NQ=NL+LZ+ZQ=NL+JM+MP 因为EM平分∠BMN,EN平分∠MNC,所以由全等知LN=NO,JM=MO MN=MO+ON=JM+LN 又NQ=NL+LZ+ZQ=NL+JM+MP 所以MN+MP=NQ
24.(本题12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 的坐标是(0,4),点B在第一象限,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得到△AB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当点P运动到点( ,0)时,求此时DP的长及点D的坐标; (3)是否存在点P,使△OPD的面积等于 ,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本题10分) 如图1,已知双曲线 与直线 交于A,B 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试解答下列问题: (1)若点A的坐标为(4,2),则点B的坐标为 ▲ ;若点A 的横坐标为m, 则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 ▲ ; (2)如图2,过原点O作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 于 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 ①说明四边形APBQ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设点A,P的横坐标分别为m,n, 四边形APBQ可能是矩形吗? 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 直接写出m,n应满足的条件;若不 可能,请说明理由. 四、自选题(本题5分) 请注意:本题为自选题,供考生选做.自选题得分将计入本学科总分,但考试总分最多为120分. 25.对于二次函数 ,如果当 取任意整数时,函数值 都是整数,那么我们把该函数的图象叫做整点抛物线(例如: ). (1)请你写出一个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的整点抛物线的解析式 .(不必证明) (2)请探索:是否存在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小于 的整点抛物线?若存在,请写出其中一条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4.如图1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正半轴与 轴负半轴上.过点B、C作直线 .将直线 平移,平移后的直线 与 轴交于点D,与 轴交于点E. (1)将直线 向右平移,设平移距离CD为 (t 0),直角梯形OABC被直线 扫过的面积(图中阴影部份)为 , 关于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OM为线段,MN为抛物线的一部分,NQ为射线,N点横坐标为4. ①求梯形上底AB的长及直角梯形OABC的面积; ②当 时,求S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 (2)在第(1)题的条件下,当直线 向左或向右平移时(包括 与直线BC重合),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P,使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 (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AB=a,BC=b,CE=ka, CG=kb (a b,k 0),第(1)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 (3)在第(2)题图5中,连结 、 ,且a=3,b=2,k= ,求 的值.
(1)DE=CE,理由如下: 在AB上取点F,使AF=AD,连接EF 在三角形ADE和AFE中: AD=AF,角3=角4,AE=AE 所以三角形ADE与AFE全等 所以角ADE=角AFE,DE=FE 因为AM平行BN 所以角ADC+BCD=180度 因为角AFE+BFE=180度 所以角BFE=BCD 在三角形BFE和BCE中 角BFE=BCE,角1=角2,BE=BE 所以三角形BFE与BCE全等 所以FE=CE 由DE=FE,FE=CE得:DE=CE (2)AD+BC值不变,理由如下: 由(1)已证得三角形ADE与AFE全等,三角形BFE与BCE全等 所以AD=AF,BC=BF 所以AD+BC=AF+BF=AB,因AB是定线段,所以AD+BC值不变
既然要骑马返回,就要骑过河时间最短的马。每次的两匹马中必有白马。4(红白过河)+3(白返回)+6(黑白过河)+3(白返回)+9(灰白过河)=25分钟
分析: (1)由于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A点与D点纵坐标相同,A点与B点横坐标相同; (2)①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E的横坐标表达式即为点G的横作标表达式.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纵标表达式,将线段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最值问题解答. ②若构成等腰三角形,则三条边中有两条边相等即可,于是可分EQ=EC,EC=CQ,EQ=EC三种情况讨论.若有两种情况时间相同,则三边长度相同,为等腰三角形. 解: (1)因为点B的横坐标为4,点D的纵坐标为8,AD∥x轴,AB∥y轴,所以点A的坐标为(4,8), 将A(4,8)、C(8,0)两点坐标分别代入y=ax2+bx得 {16a+4b=8 64a+8b=0解得a=- 1/2,b=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x2+4x; (2)①在Rt△APE和Rt△ABC中,tan∠PAE= PE/AP= BC/AB,即 PE/AP= 4/8. ∴PE= 1/2AP= 1/2t.PB=8-t. ∴点E的坐标为(4+ 1/2t,8-t). ∴点G的纵坐标为:- 1/2(4+ 1/2t)2+4(4+ 1/2t)=- 1/8t^2+8. ∴EG=- 1/8t^2+8-(8-t)=- 1/8t^2+t. ∵- 1/8<0,∴当t=4时,线段EG最长为2. ②共有三个时刻. (①)当EQ=QC时, 因为Q(8,t),E(4+ 1/2t,8-t),QC=t, 所以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 1/2t-4)^2+(8-2t)^2=t^2. 整理得13t^2-144t+320=0, 解得t= 40/13或t= 104/13=8(此时E、C重合,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②)当EC=CQ时, 因为E(4+ 1/2t,8-t),C(8,0),QC=t, 所以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4+ 1/2t-8)^2+(8-t)^2=t^2. 整理得t^2-80t+320=0,t=40-16 根号5,t=40+16 根号5>8(此时Q不在矩形的边上,舍去). (③)当EQ=EC时, 因为Q(8,t),E(4+ 1/2t,8-t),C(8,0), 所以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1/2t-4)^2+(8-2t)^2=(4+ 1/2t-8)^2+(8-t)^2, 解得t=0(此时Q、C重合,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或t= 163. 于是t1= 16/3,t2= 40/13,t3=40-16根号 5 。 点评: 抛物线的求法是函数解析式中的一种,通常情况下用待定系数法,即先列方程组,再求未知系数,这种方法本题比较适合.对于压轴题中的动点问题、极值问题,先根据条件“以静制动”,用未系数表示各自的坐标,如果能构成二次函数,即可通过配方或顶点坐标公式求其极值.
(1)DE=CE,理由如下: 在AB上取点F,使AF=AD,连接EF 在三角形ADE和AFE中: AD=AF,角3=角4,AE=AE 所以三角形ADE与AFE全等 所以角ADE=角AFE,DE=FE 因为AM平行BN 所以角ADC+BCD=180度 因为角AFE+BFE=180度 所以角BFE=BCD 在三角形BFE和BCE中 角BFE=BCE,角1=角2,BE=BE 所以三角形BFE与BCE全等 所以FE=CE 由DE=FE,FE=CE得:DE=CE (2)AD+BC值不变,理由如下: 由(1)已证得三角形ADE与AFE全等,三角形BFE与BCE全等 所以AD=AF,BC=BF 所以AD+BC=AF+BF=AB,因AB是定线段,所以AD+BC值不变
24.(本题12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 的坐标是(0,4),点B在第一象限,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得到△AB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当点P运动到点( ,0)时,求此时DP的长及点D的坐标; (3)是否存在点P,使△OPD的面积等于 ,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本题10分) 如图1,已知双曲线 与直线 交于A,B 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试解答下列问题: (1)若点A的坐标为(4,2),则点B的坐标为 ▲ ;若点A 的横坐标为m, 则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 ▲ ; (2)如图2,过原点O作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 于 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 ①说明四边形APBQ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设点A,P的横坐标分别为m,n, 四边形APBQ可能是矩形吗? 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 直接写出m,n应满足的条件;若不 可能,请说明理由. 四、自选题(本题5分) 请注意:本题为自选题,供考生选做.自选题得分将计入本学科总分,但考试总分最多为120分. 25.对于二次函数 ,如果当 取任意整数时,函数值 都是整数,那么我们把该函数的图象叫做整点抛物线(例如: ). (1)请你写出一个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的整点抛物线的解析式 .(不必证明) (2)请探索:是否存在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小于 的整点抛物线?若存在,请写出其中一条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4.如图1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正半轴与 轴负半轴上.过点B、C作直线 .将直线 平移,平移后的直线 与 轴交于点D,与 轴交于点E. (1)将直线 向右平移,设平移距离CD为 (t 0),直角梯形OABC被直线 扫过的面积(图中阴影部份)为 , 关于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OM为线段,MN为抛物线的一部分,NQ为射线,N点横坐标为4. ①求梯形上底AB的长及直角梯形OABC的面积; ②当 时,求S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 (2)在第(1)题的条件下,当直线 向左或向右平移时(包括 与直线BC重合),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P,使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 (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AB=a,BC=b,CE=ka, CG=kb (a b,k 0),第(1)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 (3)在第(2)题图5中,连结 、 ,且a=3,b=2,k= ,求 的值.
1.直接写出得数 10分之3÷20=200分之3 9÷4分之3=12 8分之5×4分之1=32分之5 11分之6×12分之5=22分之5 9分之5-6分之1=18分之7 3分之2÷7分之4=6分之7 8分之1+4分之3=8分之7 6分之5÷7分之5=6分之7 2.先化简,再求比值(写出过程) 21∶49=3:7(约去7)=7分之3 1.6∶2.4=8:12=2:3=3分之2 8分之2.4=40分之12=10分之3 7分之3∶9分之2=(7分之3×63)∶(9分之2×63)=27:14=14分之27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7分之9-19分之8-19分之11 =7分之9-(19分之8+19分之11) =7分之9-1 =7分之2 12分之5÷8+8分之1×12分之7 =12分之5×8分之1+8分之1×12分之7 =8分之1×(12分之5+12分之7) =8分之1×1 =8分之1 2分之1÷[5分之1×(2分之1+4分之3)] =2分之1÷(5分之1×4分之5) =2分之1÷4分之1 =2 4.解方程 6x-2.4=0.36 6x=0.36+2.4 6x=2.76 x=0.46 5x÷15=15 5x=15×15 5x=225 x=45 8x-0.5x=30 7.5x=30 x=4 5.一个养鸡场里有母鸡2100只,比公鸡的4倍多100只。公鸡有多少只?(用方程解) 【解】设公鸡有x只 4x+100=2100 4x=2100-100 4x=2000 x=500 【答】公鸡有500只 6.一副羽毛球拍的价钱是120元。爸爸买了2副羽毛球拍和5个羽毛球,一共用了280元。一个羽毛球多少元?(用方程解) 【解】设一个羽毛球x元 2·120+5x=280 5x+240=280 5x=280-240 5x=40 x=8 【答】一个羽毛球8元 7.在括号里填上“>”或“<” 15×5分之3()4分之3 10分之7×3分之1(<)10分之7 15÷5分之3(>)15 4分之3÷2()10分之7 8.计算下面各题(写出计算过程) 10分之3÷9分之8×27分之5 =10分之3×8分之9×27分之5 =16分之1 5分之3÷(4分之3-3分之2)÷5分之6 =5分之3÷12分之1×6分之5 =5分之3×12×6分之5 =6 8分之6÷[﹙2分之1+3分之1﹚×10分之3] =8分之6÷(6分之5×10分之3) =4分之3÷4分之1 =4分之3×4 =3 9.(1)校园里有杨树50棵,柳树40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几分之几? (2)校园里有杨树50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分之4,柳树有多少棵? (3)校园里有柳树40棵,是杨树的5分之4,校园里杨树有多少棵? 【解】(1)40÷50=5分之4 (2)50×5分之4=40(棵) (3)50÷5分之4=40×4分之5=50(棵) 10.六(1)班今天到校了48人,有2人请假,求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 【解】总人数:48+2=50(人) 出勤率:48÷50×100%=0.96×100%=96% 11.填表 第一行 0.875 1.25 1.8333……(3循环) 第二行 50分之27 4分之5 第三行 54% 87.5% 183.33% 12.在一次交通知识竞赛中,六(1)班选手一共抢答20题,答对15题;六(2)班选手一共抢答16题,答对14题。哪个班选手答对的题多一些?哪个班选手的答题正确率高一些? 【解】六(1)班正确率:15÷20×100%=0.75×100%=75% 六(2)班正确率:14÷16×100%=0.875×100%=87.5% 【答】六(1)班选手答对的题多一些,六(2)班选手的答题正确率高一些。
1.人体大约每天需要摄入2800克毫升的水分,其中从食物获得的约为1200毫升,饮水获得的约为1300毫升。(1)从食物中获取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百分之几?(2)饮水获得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百分之几? 【解】(1)1200÷2800×100%=7分之3×100%=7分之300%≈42.86% (2)1300÷2800×100%=28分之13×100%=7分之325%≈46.43% 2.先化简,再解答(写出过程)2.4∶8 【解】2.4:8=12:40=3:10=10分之3
1.(2008年四川省宜宾市) 已知: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1,0)、B(0,3)两点,其顶点为D.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求四边形ABDE的面积; (3) △AOB与△BDE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予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注: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 ) . 2. (08浙江衢州)已知直角梯形纸片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10,0),B(8, ),C(0, ),点T在线段OA上(不与线段端点重合),将纸片折叠,使点A落在射线AB上(记为点A′),折痕经过点T,折痕TP与射线AB交于点P,设点T的横坐标为t,折叠后纸片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1)求∠OAB的度数,并求当点A′在线段AB上时,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2)当纸片重叠部分的图形是四边形时,求t的取值范围; (3)S存在最大值吗?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求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08浙江温州)如图,在 中, , , , 分别是边 的中点,点 从点 出发沿 方向运动,过点 作 于 ,过点 作 交 于 ,当点 与点 重合时,点 停止运动.设 , . (1)求点 到 的距离 的长; (2)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点 ,使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08山东省日照市)在△ABC中,∠A=90°,AB=4,AC=3,M是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M点作MN‖BC交AC于点N.以MN为直径作⊙O,并在⊙O内作内接矩形AMPN.令AM=x.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NP的面积S; (2)当x为何值时,⊙O与直线BC相切? (3)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记△MNP与梯形BCNM重合的面积为y,试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1. 解:( 1)由已知得: 解得 c=3,b=2 ∴抛物线的线的解析式为 (2)由顶点坐标公式得顶点坐标为(1,4) 所以对称轴为x=1,A,E关于x=1对称,所以E(3,0) 设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F 所以四边形ABDE的面积= = = =9 (3)相似 如图,BD= BE= DE= 所以 , 即: ,所以 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 ,且 , 所以 . 2. (1) ∵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10,0)和B(8, ), ∴ , ∴ 当点A´在线段AB上时,∵ ,TA=TA´, ∴△A´TA是等边三角形,且 , ∴ , , ∴ , 当A´与B重合时,AT=AB= , 所以此时 . (2)当点A´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且点P在线段AB(不与B重合)上时, 纸片重叠部分的图形是四边形(如图(1),其中E是TA´与CB的交点), 当点P与B重合时,AT=2AB=8,点T的坐标是(2,0) 又由(1)中求得当A´与B重合时,T的坐标是(6,0) 所以当纸片重叠部分的图形是四边形时, . (3)S存在最大值 ○1当 时, , 在对称轴t=10的左边,S的值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 ∴当t=6时,S的值最大是 . ○2当 时,由图○1,重叠部分的面积 ∵△A´EB的高是 , ∴ 当t=2时,S的值最大是 ; ○3当 ,即当点A´和点P都在线段AB的延长线是(如图○2,其中E是TA´与CB的交点,F是TP与CB的交点), ∵ ,四边形ETAB是等腰形,∴EF=ET=AB=4, ∴ 综上所述,S的最大值是 ,此时t的值是 . 3. 解:(1) , , , . 点 为 中点, . , . , , . (2) , . , , , , 即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为: . (3)存在,分三种情况: ①当 时,过点 作 于 ,则 . , , . , , , . ②当 时, , . ③当 时,则 为 中垂线上的点, 于是点 为 的中点, . , , . 综上所述,当 为 或6或 时, 为等腰三角形. 4. 解:(1)∵MN‖BC,∴∠AMN=∠B,∠ANM=∠C. ∴ △AMN ∽ △ABC. ∴ ,即 . ∴ AN= x. ……………2分 ∴ = .(0< <4) ……………3分 (2)如图2,设直线BC与⊙O相切于点D,连结AO,OD,则AO =OD = MN. 在Rt△ABC中,BC = =5. 由(1)知 △AMN ∽ △ABC. ∴ ,即 . ∴ , ∴ . …………………5分 过M点作MQ⊥BC 于Q,则 . 在Rt△BMQ与Rt△BCA中,∠B是公共角, ∴ △BMQ∽△BCA. ∴ . ∴ , . ∴ x= . ∴ 当x= 时,⊙O与直线BC相切.…………………………………7分 (3)随点M的运动,当P点落在直线BC上时,连结AP,则O点为AP的中点. ∵ MN‖BC,∴ ∠AMN=∠B,∠AOM=∠APC. ∴ △AMO ∽ △ABP. ∴ . AM=MB=2. 故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 当0< ≤2时, . ∴ 当 =2时, ……………………………………8分 ② 当2< <4时,设PM,PN分别交BC于E,F. ∵ 四边形AMPN是矩形, ∴ PN‖AM,PN=AM=x. 又∵ MN‖BC, ∴ 四边形MBFN是平行四边形. ∴ FN=BM=4-x. ∴ . 又△PEF ∽ △ACB. ∴ . ∴ . ……………………………………………… 9分 = .……………………10分 当2< <4时, . ∴ 当 时,满足2< <4, . ……………………11分 综上所述,当 时, 值最大,最大值是2. …………………………12分
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望采纳 一、等腰(边)三角形存在问题: 典型例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例1:(2012广西崇左10分)如图所示,抛物线 (a≠0)的顶点坐标为点(-2,3),且抛物线 与y轴交于点B(0,2).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是否在x轴上存在点P使△PA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是x轴上任意一点,则当PA-PB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例2:(2012辽宁朝阳14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斜边BC在x轴上,直角顶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A(0,2),B(-1,0)。 (1)求点C的坐标;(2)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3)设点P(m,n)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部分上的点,△PAC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使S最大时点P的坐标; (4)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MPC(P为上述(3)问中使S最大时点)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2012山东临沂13分)如图,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4:(2012内蒙古包头12分)已知直线y = 2x + 4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 D 两点,抛物线 经过点A , D ,点B 是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B 的坐标; (2)设点M 是直线AD 上一点,且 ,求点M 的坐标; (3)如果点C(2,y)在这条抛物线上,在y 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B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5:(2012福建龙岩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一块含60°角的三角板作如图摆放,斜边 AB在x轴上,直角顶点C在y轴正半轴上,已知点A(-1,0). (1)请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B( , )、C( , );并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2)现有与上述三角板完全一样的三角板DEF(其中∠EDF=90°,∠DEF=60°),把顶点E放在线段AB上(点E是不与A、B两点重合的动点),并使ED所在直线经过点C. 此时,EF所在直线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第一象限的点M. ①设AE=x,当x为何值时,△OCE∽△OBC; ②在①的条件下探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E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练习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1. (2012广西百色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6经过点A(-3,0)和点B(2,0).直线y=h(h为常数,且0<h<6)与BC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与AC交于点F,与抛物线在第二象限交于点G.(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BE,求h为何值时,△BDE的面积最大; (3)已知一定点M(-2,0).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y=h,使△OM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h的值和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h 2. (2012江西省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L1:y=x2﹣4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边),与y轴交于点C.(1)写出二次函数L1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研究二次函数L2:y=kx2﹣4kx+3k(k≠0). ①写出二次函数L2与二次函数L1有关图象的两条相同的性质; ②是否存在实数k,使△ABP为等边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k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若直线y=8k与抛物线L2交于E、F两点,问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会,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会,请说明理由. 3. (2012湖南衡阳10分)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矩形ABCD的顶点A,D在抛物线上,且AD平行x轴,交y轴于点F,AB的中点E在x轴上,B点的坐标为(2,1),点P(a,b)在抛物线上运动.(点P异于点O)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作CB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R,①求证:PF=PR;②是否存在点P,使得△PFR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延长PF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过Q作BC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为S,试判断△RSF的形状. 4. (2012湖南永州10分)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1(a≠0)的图象过点A(2,0)和B(4,3),l为过点(0,﹣2)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P(m,n)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P作PH⊥l,H为垂足. (1)求二次函数y=ax2+bx﹣1(a≠0)的解析式;(2)请直接写出使y<0的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3)对应当m=0,m=2和m=4时,分别计算|PO|2和|PH|2的值.由此观察其规律,并猜想一个结论,证明对于任意实数m,此结论成立; (4)试问是否存在实数m可使△POH为正三角形?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2012广东梅州11分)如图,矩形OABC中,A(6,0)、C(0,2 )、D(0,3 ),射线l过点D且与x轴平行,点P、Q分别是l和x轴正半轴上动点,满足∠PQO=60°. (1)①点B的坐标是  ;②∠CAO=   度;③当点Q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为   ;(直接写出答案) (2)设OA的中心为N,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是否存在点P,使△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点P的横坐标为x,△OPQ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典型例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例1:(2012山东枣庄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第二象限,斜靠 在两坐标轴上,点C为 (-1,0) .如图所示,B点在抛物线y=x2+x-2图象上,过点B作 BD⊥x轴,垂足为D,且B点横坐标为-3. (1)求证:△BDC≌△COA; (2)求BC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CP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 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2012重庆市12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6,AB=3.E为BC边上一点,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 (1)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BE的长; (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EFG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例3:(2012内蒙古赤峰12分)如图,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C与点F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F交y轴于点E,|OC|:|OA|=5: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直线AF的解析式; (3)在直线AF上是否存在点P,使△CFP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4:(2012海南省13分)如图,顶点为P(4,-4)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原点(0,0),点A在该图象上, OA交其对称轴 于点M,点M、N关于点P对称,连接AN、ON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若点A的坐标是(6,-3),求△ANO的面 积. (3)当点A在对称轴 右侧的二次函数图象上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 ①证明:∠ANM=∠ONM ②△ANO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练习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1. (2012广西河池12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以底边BC的垂直平分线和BC所 在的直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 经过A、B两点. (1)写出点A、点B的坐标; (2)若一条与y轴重合的直线l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分别交线段OA、CA和抛物 线于点E、M和点P,连结PA、PB.设直线l移动的时间为t(0<t<4)秒,求四边形PBCA的面积S(面积单 位)与t(秒)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四边形PBCA的最大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012湖南邵阳12分)如图所示,直线 与x轴相交于点A(4,0),与y轴相交于点B,将△AOB沿着y轴折叠,使点A落在x轴上,点A的对应点为点C. ⑴求点C的坐标; ⑵设点P为线段CA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A、C不重合,连结PB,以点P为端点作射线PM交AB于点M,使∠BPM=∠BAC① 求证:△PBC∽△MPA; ② 是否存在点P使△PBM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2012云南省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交x轴于点P,交y轴于点A.抛物线 的图象过点E(-1,0),并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关系式);(2)过点A作AC⊥AB交x轴于点C,求点C的坐标; (3)除点C外,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A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典型例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例1:(2012山西省14分)综合与实践: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D两点的坐标; (2)点P是x轴上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l∥AC交抛物线于点Q,试探究:随着P点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A.P、Q、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在直线AC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M点的坐标. 例2:(2012山东日照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且A点坐标为 (-3,0),经过B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D(-2,-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D解析式; (2)过x轴上点E(a,0)(E点在B点的右侧)作直线EF∥BD,交抛物线于点F,是否存在实数a使四边形BDFE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a;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2012广西北海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Rt△ABC,∠A=90°,AB=AC,A(-2,0)、B(0,1)、C(d,2)。 (1)求d的值; (2)将△ABC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在第一象限内B、C两点的对应点B′、C′正好落在某反比例函数图像上。请求出这个反比例函数和此时的直线B′C′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直线B′C′交y轴于点G。问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M和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P使得四边形PGMC′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M和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4:(2012辽宁丹东14分)已知抛物线 与y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是(-1,0),O是坐标原点,且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直接写出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3)如图1,D为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D=2,以OD为边作正方形ODEF.将正方形ODEF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ODEF与△O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秒(0<t≤2). 求:①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在运动过程中,s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直接写出这个最大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2,点P(1,k)在直线BC上,点M在x轴上,点N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M、N、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5:(2012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大兴安岭、鸡西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条直角边0A、08分别在y轴和x轴上,并且OA、OB的长分别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OA<0B),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l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Q的坐标. (3)当t=2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以A、P、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练习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1. (2012贵州安顺14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长OA、OC分别为12cm、6cm,点A、C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且18a+c=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AB边以1cm/s的速度向终点B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2cm/s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 ①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设△PBQ的面积为S,试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②当S取得最大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R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2012湖北恩施8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M(3,m),求使MN+MD的值最小时m的值; (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B,E为直线A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E作EF∥BD交抛物线于点F,以B,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 3. (2012四川宜宾10分)如图,抛物线y=x2﹣2x+c的顶点A在直线l:y=x﹣5上. (1)求抛物线顶点A的坐标; (2)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D(C点在D点的左侧),试判断△ABD的形状; (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点P、A.B.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2012湖南娄底10分)已知二次函数y=x2﹣(m2﹣2)x﹣2m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x1,0)和点B(x2,0),x1<x2,与y轴交于点C,且满足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 式; (2)探究:在直线y=x+3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四边形PACB为平行四边形?如果有,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四、矩形、菱形、正方形存在问题; 典型例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例1:(2012黑龙江龙东地区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的边OC、OA分别与x轴、y轴重合,AB∥OC,∠AOC=90°,∠BCO=45°,BC=12 ,点C的坐标为(-18,0)(1)求点B的坐标; (2)若直线DE交梯形对角线BO于点D,交y轴于点E,且OE=4,OD=2BD,求直线DE的解析式;(3)若点P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O、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2012贵州六盘水16分)如图1,已知△ABC中,AB=10cm,AC=8cm,BC=6cm.如果点P由B出发沿BA方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Q由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2cm/s.连接PQ,设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0≤t≤4).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PQ∥BC. (2)设△AQP面积为S(单位:cm2),当t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3)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2,把△AQP沿AP翻折,得到四边形AQPQ′.那么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四边形AQP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2012辽宁铁岭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O和x轴上一点A(4,0),抛物线顶点为E, 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直线 经过抛物线上一点B(-2,m)且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 的对称轴交于点F. (1)求m的值及该抛物线对应的解析式; (2)P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若S△ADP=S△ADC,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3)点Q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M从点F出发,沿对称轴向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能使以Q、A、E、M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M的运动时间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备用图 例4:(2012福建漳州12分)已知抛物线y= x2 + 1(如图所示). (1)填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 (2)已知y轴上一点A(0,2),点P在抛物线上,过点P作PB⊥x轴,垂足为B.若△PAB是等边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点M在直线AP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四边形OAMN为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5:(2012内蒙古通辽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正方形ABCD放在第一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A(0,2)、点B(1,0),抛物线y=ax2﹣ax﹣2经过点C. (1)求点C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与点Q(点C、D除外)使四边形ABPQ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P、Q两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练习题:【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1. (2012山东烟台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1,0),C(3,0),D(3,4).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 2. (2012福建福州13分)如图①,在Rt△ABC中,∠C=90º,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 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 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______,PD=______. (2) 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3) 如图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3. (2012辽宁锦州14分)如图,抛物线 交 轴于点C,直线 l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P在第三象限且为抛物线的顶点.P到 轴的距离为 ,到 轴的距离为1.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A,连接AC交直线 l于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版权归锦元数学工作室,不得转载】 (2)直线 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D,与 轴交于点F,连接BD交 轴于点E,且 DE:BE=4:1.求直线 的表达式; (3)若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在直线 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O、F、M、N为 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2012青海省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连接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

关于 求初中压轴题,四边形与坐标轴结合的那种。 和 初二数学压轴题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求初中压轴题,四边形与坐标轴结合的那种。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 初二数学压轴题 、 求初中压轴题,四边形与坐标轴结合的那种。 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