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 编制一张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
创始人
2024-10-11 01:44:1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 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以及 编制一张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 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的知识,其中也会对 编制一张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公元1851到1861年。咸丰为中国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从公元1851年至1861年,前后共使用十一年。道光、咸丰两朝常合称为道咸。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时,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按照

1858年(清咸丰八年)12月至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11月 黔西南回民起义 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1859年(清咸丰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 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1860年(清咸丰十年)2月至5月 二破

1、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奕𬣞出生。后受教于杜受田。2、 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去世,奕𬣞继位。是年太平天国起事。3、 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在此,改名天京。九月,太平天国北伐军

咸丰五年(1856),赵德辙兼署江苏按察使,次年实授并署理江苏巡抚,因功赏戴花翎,不久实授江苏巡抚。咸丰七年(1857),怡良因病辞职后,赵德辙奉命暂署两江总督。【清朝末年的江海关署衙】不久新任署理两江总督何桂清到任,赵德辙重新回到浙江

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 第一阶段: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1842年8月:签订

近代史时间轴是中国封建社会主逐步瓦解,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逐步独立自主的路程。1、旧文化运动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年编制了《四洲志》

1. 鸦片战争与旧文化运动的兴起(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期间关天培、陈化成等人英勇抵抗。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

2、1840年: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农民阶级,抗英但是不反封建。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4、1842年8月:《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的第一阶段涵盖了1840年至1919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下是该阶段的主要事件:1. 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2.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 1842年8月:《南京条约》“五议港元”割香港给英国之后又取得领事裁判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8年:《天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是:1840年6月——1949年9月 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史时间轴是什么?

历史是中考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时间:1900年。(二)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三)经过:1900年6月,

2.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第16课 血肉筑长城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

4、时间: 1861年5、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6、主要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份地)。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7、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8、前提:

二﹑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 1.原因: ①直接:虎门销烟 ②根本: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③客观:中国落后 2.性质: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3.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英国舰队攻入长江,直接开到南京城的江面上

2.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3.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6.革命旗帜(指导思想):

以下是八年级上学期历史课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时间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秦朝陷入动荡。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战役中击败项羽,结束了楚汉战争,建立了汉朝。公元前197年:汉

谁知道八上历史第六单元时间点是多少?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为清军所陷,太平天国中央政权覆亡。

虽继续反清,但远离根据地,于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灭。经此"内讧",太平天国受到极大损害,军事形势不断恶化,武汉、九江相继失守,湖北、江西根据地大部丢失,只有安徽战场控制地区略有扩大。从此,太平天国开始衰败

9月 太平军攻占永安。12月 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1852年 4月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南王冯云山于全州战死。9月 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1853年 1月 攻陷武汉,人数增至五十

1.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聚集了两万兵力,建立了太平天国,并自封为天王,同时任命杨秀清、冯云山等人为核心领导。2. 永安建制 同年9月,太平军占领永安,洪秀全开始对将士进行封赏,这一

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该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856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但此后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洪秀全与杨秀清为争权而展开激烈的争夺,破坏了内部团结和谐的

1851年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囯”,改元“太平天囯元年”。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1852年4

太平天国建立到灭亡全过程时间轴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 鸦片战争(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4年 )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末一次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开放科举考试予女生应考,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

其一,太平天国运动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给予了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纲领性文件

1、太平天国起义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另外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

8月21日萧朝贵、石达开攻长沙(太平天国第一场硬仗),9月12日萧朝贵在攻城时战死。太平军攻长沙近三个月仍未能成功,撤围北上。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昌,人数增至五十万,此后太平军进展较快,直至正式建国。定都、西征、北伐 1853年3

编制一张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止时间: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2、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比以往的农民战争在思想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太平天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农民革命。1851年1月11日,两万多名头裹红巾的男女农民、手工业工人,聚集在广西省桂平市金田村,在欢呼声中庄严宣布举行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清廷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 永安建制太平军向东南发展受阻,旋转至武宣。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年至1864年,发生在咸丰和同治期间,主要领导人物是洪秀全,他带领其他人组织了天平天国运动,这是对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反抗战争,然而在1864年太平天国遭到清政府和外强镇压,运动以失败告终。太平天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是1851年—1864年,义和团运动的时间是1899年秋—1900年9月7日,戊戌变法时间是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1、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的1月11日,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在广西转战了近一年半时间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表?

太平天国攻取南京是在1853年3月。
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1843年 7月 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建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之子,并称呼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 1844年 4月 开始在广州一带传教 5月 冯云山及洪秀全到广西桂平传教,后冯云山转至紫荆山区一带,洪秀全回广东 1847年 3月 洪秀全及洪仁玕在广州投美国教士罗孝全(I.J.Roberts),首次读到圣经。被其他教徒排挤而未受洗,之后写出《原道觉世训》 8月 洪秀全回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发展拜上帝会 1851年 1月 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改元“太平天国元年” 3月 洪秀全称“天王” 9月 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 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 1852年 4月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冯云山于全州战死 9月 太平军攻长沙,萧朝贵战死 1853年 1月 攻陷武汉,人数增至五十万。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3月 攻陷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 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5年 1月 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 北伐军全军覆没,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后遭凌迟 1856年 年初 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石达开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9月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 1857年 6月 石达开出走,建国元勋俱尽 1858年 9月 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 三河镇大捷 1859年 4月 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 1860年 4月 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 破江北大营 6月 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由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助攻太平军 1861年 李鸿章办淮军 1862年 2月 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 李秀成大败常胜军 1863年 3月 英国人戈登接任常胜军管带 6月 石达开于大渡河旁投降 12月 淮军、常胜军攻克苏州 1864年 6月 洪秀全病逝 7月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十四年亡
1864年8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 而且它在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特点,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历史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 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对日后反清革命有一定影响。由于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即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同时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种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 由于清廷倚赖由汉族组建的湘军和淮军才能打败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大臣平乱有功,使清廷更加重用汉族,汉族在清廷的权位因而大增,同时满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减弱,军权、财权下放,朝廷给地方大员招募的亲兵以国家军队的编制。朝廷权威下放到各军功大员身上,使权力格局大大改变。
相比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国内目前专门讲述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的书籍可谓少之又少。推荐两本,一是陶短房所著《这个天国不太平》,一是梅毅(笔名赫连勃勃大王)所著关于近代史的历史散文,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反正赫连勃勃大王从秦汉直至民国都有论著,很容易查着。 另外李秀成被俘后万余字的自白书更有参考价值,就是读起来比较生涩。
清朝历代皇帝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今中国东北。明朝洪武时,明朝欲压制北元残余势力,于是明朝在女真聚居地设立辽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迁后,建州部与中原地区来往密切,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经济繁荣。努尔哈赤担任明朝建州部首领时,建立了八旗。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清朝建立和入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并定都北京。 清朝中期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相对明末战乱有所恢复。 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 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至此,清朝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东至海,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起南海诸岛,西南到广西、云南、西藏,包括达拉克,北至漠北和外兴安岭。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将大量珍贵书籍焚毁。因为中国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强烈的“华夷之辩”意识,满族入关后,为巩固作为异族的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其中凡被认为对满清不利的,进行修改或毁灭。其中著名的《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幸好法国有藏于《天工开物》的明朝原版才得以重印刊行中国。但没有保留于国外的大量珍贵书籍却永远失传,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 由于清朝大兴文字狱并焚毁书籍,并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朝晚期 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1.太祖(努尔哈赤) 公元1559年--公元1626年(在位10年)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自中称王”。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 包衣奴,萨尔浒之战,移宫案,红丸案,宁远之战 公元1627年登基 公元1643年去位 2.太宗(皇太极) 公元1592年--公元1643年(在位16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袁崇焕之死,徐霞客游记,松锦之战 公元1643年登基 公元1661年去位 3.世祖(福临) 公元1638年--公元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李自成败亡, 公元1661年登基 公元1722年去世 4.圣祖(玄烨) 公元1654年--公元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三藩,尼布楚条约,三征噶尔丹,聊斋志异,柳条边,迁海令 公元1722年登基 公元1735年去世 5.世宗(胤祯) 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恰克图条约 公元1735年登基 公元1795年去世 6.高宗(弘历) 公元1711年--公元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四库全书,文字狱 公元1796年登基 公元1820年去位 7.仁宗(颙琰) 公元1760年--公元1820年(在位24年) 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 公元1821年登基 公元1850年去位 8.宣宗(旻宁) 公元1782年--公元1850年(在位29年)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公元1850年登基 公元1861年去位 9.文宗(奕詝) 公元1831年--公元1861年(在位11年) 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太平天国起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辛酉政变, 公元1861年登基 公元1875年去位 10.穆宗(载淳) 公元1856年--公元1875年(在位14年)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辛酉政变,垂帘听政, 公元1874年登基 公元1908年去位 11.德宗(载湉) 公元1871年--公元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 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 公元1908年登基 公元1911年去位 12.宣统帝(溥仪) 公元1906年--公元1967年(在位3年)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辛亥革命, 登基时间:1909 去位时间:1912 13.慈禧(叶赫那拉) 公元1835年--公元1908年 慈禧并不是皇帝,但是她掌权48年,所以在这里列出.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28日),其父惠征。慈禧年二十二时,生下载淳,母以子贵,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宫中地位日显。

关于 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和 编制一张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 编制一张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 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