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 请问一下框架结构中柱子的尺寸是怎么确定的? ,以及 框架柱的截面积计算出后,截面的尺寸如何计算的;如Ac=212727;85876;48939各怎么算出的。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 请问一下框架结构中柱子的尺寸是怎么确定的? 的知识,其中也会对 框架柱的截面积计算出后,截面的尺寸如何计算的;如Ac=212727;85876;48939各怎么算出的。 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最小的框架柱为350X350。上部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及步骤:1、根据建筑设计来确定结构体系、确定结构主要材料。2、结构平面布置。3、初步选用材料类型、强度等级等,根据经验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4、结构荷载计算及各种荷载作用下
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
框架结构柱的尺寸确定问题参考如下:框架柱一般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再多层建筑中截面尺寸可按b=(1/12~1/18)H 取值,h=(1~2)b 式中b为柱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H为所在层层高.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
受荷面积:柱距的一半相乘 面密度=多层框架 9~12KN/M2 这样你就可以求出A 然后估算出柱的尺寸即可
计算竖向荷载轴力估计值,取水平荷载下轴力增大系数(1.1或1.2,按水平荷载情况,规范有)设计柱混凝土等级(这个靠经验,不行就多试几次吧)就可以初选柱截面尺寸。还要考虑规范中一些其它要求:比如侧向刚度不得小于上层的70
请问一下框架结构中柱子的尺寸是怎么确定的?
三层建筑柱子的尺寸为240毫米。农村建房子常见的两种结构就是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虽然框架结构整体性能更好,价格相对昂贵,如果农村自建房要图经济实惠,可以选择建砖混结构。施工现场应配备自来水、三相交流电,临时道路和场地应
框架柱是最重要的结构构件,承受着梁板传递的荷载。如果一根柱子损坏了,整个房子都会倒塌。截面尺寸、建筑层数、柱跨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震等级如下。柱轴向压力的估算 1.当我们要估算柱的截面尺寸时,首先要计算柱上的力。
若做框架结构,则框架柱子尺寸:200*350-400mm或240*300-350mm。若做砖混结构,则构造柱子尺寸:200*200-250mm或240*240mm。农村建房申请程序:(一)《村民住宅建设和用地申请表》一式五份;(二)户口簿及家庭成年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80平米的房屋,可能需要大约直径为400mm的柱子。然而,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实际的需求可能更大或更小,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关于梁的尺寸和配筋,同样这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跨度、所承受的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0.05。2。按柱截面最小尺寸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
农村自建房屋承受力问题,混凝土柱子弄多大?懂建筑的朋友进
轴压比的定义为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截面面积的乘积的比值。公式是N/(fc*A)。N为柱的轴压力,fc为砼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柱的截面面积。轴压比越高,越不安全,抗震能力越差。同时也越省材料,节省耗资
轴压比的定义为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截面面积的乘积的比值。公式是N/(fc*A)。N为柱的轴压力,fc为砼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柱的截面面积。(轴压比一般在0.6至0.95之间。通俗一点说,就是柱子可能受的
其计算公式为:u=N/(A×fc),u—轴压比,规范规定非抗震地区u=0.9 ;N—轴向力设计值;A—柱的截面面积;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这就应该明白了吧,不明白再继续提问。
轴压比公式:u=N/(A*fc)。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
u=N/(A*fc)。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N—轴力设计值,A—截面面积,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
轴压比计算公式为:N/(Ac*fc),其中N为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Ac为柱(墙)的全截面面积,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其相关内容如下:1、含义:轴压比是一个关键的材料力学参数,它衡量了材料在某一压力下实现
轴压比计算公式
1、对于框架梁,最大正弯矩一般作用在跨中,而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作用在支座处,所以取跨中和支座作为控制截面。2、对于框架柱,最大弯矩发生在柱子的上下端,故取柱子的顶面和底面作为控制截面。注:确定控制截面的
若是框架结构:5层的房子还是经过计算比较放心,可以根据计算的轴压比确定柱尺寸。一般来说,多用400*400、500*500,若柱距大的话,600*600也是可能的。若是砌体结构:这就属于构造柱的范畴了,不是受力柱。构造柱多见于
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
是这样估算的:按抗震等级取轴压比限值。按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和中柱负载面积(负载面积最大的,一般为中柱),计算竖向荷载轴力估计值,取水平荷载下轴力增大系数(1.1或1.2)设计柱混凝土等级,就可以初选柱截面尺寸。还要
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柱直径不已小于350.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综上:像你说的这种二层小学一般采用是双排框架柱,最大柱距为8.4m,我建议采用截面形式为B*H=450
要看柱子的尺寸,墙的厚度和房子的用途,可以考虑500x500的柱,用的是12根16毫米直径的二级钢筋。四角各一根,其他四边每边两根。超过250×250的柱子配筋最好设置6根钢筋更加切合实际和需要。为了同时满足承载能力和侧移刚度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A---柱子从属面积 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 单位:KN/(M*
框架结构,柱距大跨7.4米,小跨4.7米,请问柱子截面的取值。
式中,Hi--第 i 层层高;bc--柱截面宽度;hc--柱截面高度。3、在高层框架中,按上式估算的柱截面尺寸可能偏小,可按下式估算:N/(bc×hc×fc)=1.0 式中,N--柱中轴向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N=(1.1~1.2
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框架柱截面的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
不要管网上公式 一般施工图纸中矩形柱截面短边用b表示 长边用h表示 高用H表示(一个是大H,一个是小h)
柱截面尺寸估算µN=AcFc 其中µN是框架柱的轴压比;Ac是框架柱的截面面积;Fc是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柱轴向压力设计值估算N=γGqSnα1α2β 其中γG是竖向荷载分项系数;q是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
框架柱的截面积计算出后,截面的尺寸如何计算的;如Ac=212727;85876;48939各怎么算出的。
轴压比公式:u=N/(A*fc)。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
轴压比计算公式为:N/(Ac*fc),其中N为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Ac为柱(墙)的全截面面积,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其相关内容如下:1、含义:轴压比是一个关键的材料力学参数,它衡量了材料在某一压力下实现
如果是混凝土柱,简单的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其步骤大致如下每根柱子的轴心力为:2000×1000×10/27=740740N,l0/b=4.75/0.5=9.5,查表稳定系数φ=0.98,按照公式:,N≤0.9φ(fcA+f'yA's)=0.9×0.98×
N/(fc*A)。N为柱的轴压力,fc为砼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柱的截面面积,轴压比在0.6至0.95之间,柱子可能受的力大小和柱子最大能承受的力的比值,相当于安全系数的倒数。轴压比的定义为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混凝土抗压
柱轴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是什么?
是这样估算的:按抗震等级取轴压比限值。
按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和中柱负载面积(负载面积最大的,一般为中柱),
计算竖向荷载轴力估计值,
取水平荷载下轴力增大系数(1.1或1.2)
设计柱混凝土等级,
就可以初选柱截面尺寸。
还要考虑规范中一些其它要求:
比如侧向刚度不得小于上层的70%等等,主要是由于层高不同引起的一些问题,调整柱截面。
扩展资料:
结构简介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
按立面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式、装配式、整体装配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2]
优点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
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
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
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
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
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2]
参考资料:框架结构-百度百科
框架柱一般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再多层建筑中截面尺寸可按b=(1/12~1/18)H 取值,h=(1~2)b
式中b为柱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H为所在层层高。
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柱直径不已小于350.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综上:像你说的这种二层小学一般采用是双排框架柱,最大柱距为8.4m,我建议采用截面形式为B*H=450*500,因为双排框架柱Y向抗侧移刚度太低不易满足规范要求,也不利于抗震~所以建筑Y向框架柱建筑模数取大一些,柱子增加或减少模数时,以50mm为一个单位。
当然这只是估算,至于具体截面尺寸怎么取值,建议用PKPM试算一下~~
柱截面是得由上部的受荷面积计算的,你得跟我说中柱的受荷面积才能算,这两个数据不够,要四个。我算了一下,如果中柱左右是对称的话600*600是不够的,柱截面最大得650*650。
一般梁高是梁净跨度的1/8-1/12,平时取1/10比较多,你7.4米的梁取0.6-0.7米左右吧。
若是框架结构:
5层的房子还是经过计算比较放心,可以根据计算的轴压比确定柱尺寸。一般来说,多用400*400、500*500,若柱距大的话,600*600也是可能的。
若是砌体结构:
这就属于构造柱的范畴了,不是受力柱。构造柱多见于转角处、较宽的窗间墙侧等位置,240*240是可以的,因为规范规定的构造柱短边尺寸最小值为180。
扩展资料: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
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柱的钢筋配置
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
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在相交处,小心计算主梁,这是个主要受力构件,马虎不得。
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
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6.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
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框架结构
这样问得不到答案!即使有答案也是瞎忽悠你的。柱子截面尺寸没有、混凝土等级没有、钢筋等级没有、柱子计算长度没有,也无构造箍筋保证,应该有的前提条件都没有,因此,学生娃儿书本启蒙的答案都不可能得到,更不用说工程实践的答案。
既然楼主不愿正规设计,就不必计算,凭拍脑袋可能更好,你的计算是中小学生的+-×÷方法,不是专业方法,完全是欺骗自己而已。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例如有人回答你这个柱子能承受100吨,你知道100这个数值是荷载的什么值吗?代表值、标准值、设计值、组合值、...你不知道!用错了差别很大的哦。荷载传递路径你不明白,哪些荷载是如何传到柱子上,又是如何传给基础,又如何传给地基、如何分散给地壳的,不知道...
框架结构柱的尺寸确定问题参考如下:
框架柱一般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再多层建筑中截面尺寸可按b=(1/12~1/18)H 取值,h=(1~2)b
式中b为柱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H为所在层层高.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柱直径不已小于350.剪跨比宜
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若是框架结构:
5层的房子还是经过计算比较放心,可以根据计算的轴压比确定柱尺寸。一般来说,多用400*400、500*500,若柱距大的话,600*600也是可能的。
若是砌体结构:
这就属于构造柱的范畴了,不是受力柱。构造柱多见于转角处、较宽的窗间墙侧等位置,240*240是可以的,因为规范规定的构造柱短边尺寸最小值为180。
扩展资料: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
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柱的钢筋配置
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
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在相交处,小心计算主梁,这是个主要受力构件,马虎不得。
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
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6.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
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框架结构
关于 请问一下框架结构中柱子的尺寸是怎么确定的? 和 框架柱的截面积计算出后,截面的尺寸如何计算的;如Ac=212727;85876;48939各怎么算出的。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请问一下框架结构中柱子的尺寸是怎么确定的?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 框架柱的截面积计算出后,截面的尺寸如何计算的;如Ac=212727;85876;48939各怎么算出的。 、 请问一下框架结构中柱子的尺寸是怎么确定的? 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