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 立式加工中心的第四轴旋转方向怎样识别 )
创始人
2024-10-21 14:42:1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 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以及 立式加工中心的第四轴旋转方向怎样识别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 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的知识,其中也会对 立式加工中心的第四轴旋转方向怎样识别 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因此加工自由度更高,相应的加工难度也更大。总的来说,四轴车铣复合和五轴车铣复合加工的零件主要区别在于加工的自由度和复杂性,具体选择哪种加工方式需要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来决定。

其根本区别在于有无RTCP即刀尖跟随功能,拥有RTCP功能的机床,可以直接刀尖编程无需考虑旋转轴中心距离,编程时只需要考虑工件的坐标,不用考虑主轴的摆长及旋转台的位置,五轴加工中心可以实现一次装夹全方面加工,减少装夹成本

四轴需要配合差补程序才能加工曲面,五轴能直接实现曲面加工和五面加工。四轴是xyz和主轴,五轴是xyz和ac轴或ab轴。

四轴加工中心:是在三轴基础上加了一个回转轴,绕X轴转的叫a轴,绕Y轴转的叫b轴,通过旋转可实现多面加工,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咨询,四轴加工中心属于进阶机型,价格略高。五轴加工中心:是在三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

四轴联动、五轴联动一般指的是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或雕刻机控制系统的联动控制轴数。四轴联动首先要有四个可控轴,并且四个轴是可以同时进行插补运动控制的,即四个轴可以实现同时联动的控制,这个同时联动时的运动速度是合成的

四轴:三轴再加一个旋转轴 ,一般是 水平面 360°旋转。但不能高速旋转。五轴:四轴再多一个,旋转轴 一般是直立面 360°旋转,但不能高速旋转。这个轴 通常加在上下轴上面,也就是主轴上面。五轴已经是可以全面加工了

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对于FANUC Series Oi-MD四轴加工中心关闭四轴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进入参数页面。找到与四轴相关的参数,如K参数。将K参数中的相应参数设置为0,即可关闭四轴。请注意,关闭四轴可能会导致无法进行某些加工操作。建议在

首先如果是绝对位置的编码器,你把所有参数都备份一下,NC,螺补,程序,LAD,都备份好,再试着操作,开启第四轴需要很多的参数与,还要根据你的第四轴是哪里的,根据第四轴说明书设定一些参数,再者还得做线啊,如同楼上

:3450 G40G80G49G69G15 G90G54G17G0X-32.Y-90.A-0 M03S500 G0Z50.Z3.M8 G01Z-6.5F500 Y0F100 X-32. Y0.A-77.164 X-32.002 A-77.371 X-32.008 A-77.578 X-32.018 A-77.785 X-32.031 A

1、首先开机后先进行一次主轴转动 如:M3S500,然后执行一下M19,查看诊断445参数是否变化 如果诊断参数445一直为0,检查NC参数3117#1是否为1,如下图所示。2、然后就是按下复位按键后,诊断参数445变为0,检查NC参数4016#7

加工中心FANUC系统的第四轴如何使用?

准确的说,绕X轴旋转是A轴,绕Y轴旋转的是B轴,看你机器的结构而定,当然,硬要把绕X轴旋转的轴认为是B轴也可以,当然你还可以认为是K轴,J轴都行,这个只是命名问题而已,由系统的参数设定,只是你程序中所指定的轴

第四轴就是绕着X轴旋转,第五轴就是绕着Y轴旋转的轴

加工中心FANUC系统的第四轴:旋转方向垂直X轴叫:A轴,指令就是A(后面旋转度数,也就是坐标值)使之旋转。垂直Y轴叫:B轴,指令就是B,使之旋转。垂直Z轴叫:C轴,指令就是C,使之旋转。

三轴 一般指三条不同方向直线运动的轴 比如 上下 前后 左右。一般上下的是主轴,可以装刀具。高速旋转。 四轴 三轴再加一个旋转轴 一般是 水平面 360°旋转。但不能高速旋转。 五轴在多一个 旋转轴 一般是 直立

对四轴加工中心,就是X、Y、Z轴再加上一个旋转轴A(也可以是B轴或C轴,A、B和C轴的定义是分别对应绕X、Y和Z轴旋转的轴,一般这个第四轴是轴线绕X轴旋转的A轴或轴线绕Y轴旋转的B轴,这个要看实际机床上第四轴的

水平面 360°旋转。但不能高速旋转。五轴:四轴再多一个,旋转轴 一般是直立面 360°旋转,但不能高速旋转。这个轴 通常加在上下轴上面,也就是主轴上面。五轴已经是可以全面加工了,可以一次装夹做雕像。简介:数控铣床

立式加工中心的第四轴旋转方向怎样识别

那三轴、四轴和五轴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各自有哪些优势?分别适合加工哪些产品?一、三轴CNC加工一般指三条不同方向直线运动的轴,比如:上下、左右、前后,三轴一次只能加工一个面,适合干加工一些盘类零件,对于需要在多个

因此加工自由度更高,相应的加工难度也更大。总的来说,四轴车铣复合和五轴车铣复合加工的零件主要区别在于加工的自由度和复杂性,具体选择哪种加工方式需要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来决定。

其根本区别在于有无RTCP即刀尖跟随功能,拥有RTCP功能的机床,可以直接刀尖编程无需考虑旋转轴中心距离,编程时只需要考虑工件的坐标,不用考虑主轴的摆长及旋转台的位置,五轴加工中心可以实现一次装夹全方面加工,减少装夹成本

四轴需要配合差补程序才能加工曲面,五轴能直接实现曲面加工和五面加工。四轴是xyz和主轴,五轴是xyz和ac轴或ab轴。

四轴加工中心:是在三轴基础上加了一个回转轴,绕X轴转的叫a轴,绕Y轴转的叫b轴,通过旋转可实现多面加工,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咨询,四轴加工中心属于进阶机型,价格略高。五轴加工中心:是在三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

四轴联动、五轴联动一般指的是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或雕刻机控制系统的联动控制轴数。四轴联动首先要有四个可控轴,并且四个轴是可以同时进行插补运动控制的,即四个轴可以实现同时联动的控制,这个同时联动时的运动速度是合成的

四轴:三轴再加一个旋转轴 ,一般是 水平面 360°旋转。但不能高速旋转。五轴:四轴再多一个,旋转轴 一般是直立面 360°旋转,但不能高速旋转。这个轴 通常加在上下轴上面,也就是主轴上面。五轴已经是可以全面加工了

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一、区别如下: 1、结构不同 三轴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是三条不同方向直线运动的轴,分别是上下、左右和前后,上下的方向是主轴,可以高速旋转;四轴立式加工中心是在三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旋转轴,即水平面可以360度旋转,不可以高速旋转。 2、使用范围不同 三轴加工中心加工中心使用最为广泛,三轴加工中心能进行简单的平面加工,而且一次只能加工单面,三轴加工中心可以很好的加工、铝制、木质、消失模等材质。 四轴加工中心的使用较三轴加工中心少一些,它通过旋转可以使产品实现多面的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装夹次数。尤其是圆柱类零件的加工多方便。并且可以减少工件的反复装夹,提高工件的整体加工精度,利于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 二、编程方法: 1、分析零件图样 根据零件图样,通过对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精度、表面质量、毛坯情况和热处理等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加工内容和耍求,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 此步骤内容包括: 1)确定该零件应安排在哪类或哪台机床上进行加工。 2)采用何种装夹具或何种装卡位方法。 3)确定采用何种刀具或采用多少把刀进行加工。 4)确定加工路线,即选择对刀点、程序起点(又称加工起点,加工起点常与对刀点重合)、走刀路线、程序终点(程序终点常与程序起点重合)。 5)确定切削深度和宽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切削参数。 2、确定工艺过程 在分析零件图样的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如确定定位方式、选用工装夹具等)和加工路线(如确定对刀点、走刀路线等),并确定切削用量。工艺处理涉及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按照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功能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 2)刀具、夹具的设计和选择 数控加工刀具确定时要综合考虑加工方法、切削用量、工件材料等因素,满足调整方便、刚性好、精度高、耐用度好等要求。数控加工夹具设计和选用时,应能迅速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紧过程,以减少辅助时间。 并尽量使用组合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此外,所用夹具应便于安装在机床上,便于协调工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 3)对刀点的选择 对刀点是程序执行的起点,选择时应以简化程序编制、容易找正、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减小加工误差为原则。 对刀点可以设置在被加工工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或机床上。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4)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路线确定时要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尽量缩短走刀路线,减少空走刀行程;有利于简化数值计算,减少程序段的数目和编程工作量。 5)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及进给速度。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被加工工件材料、加工内容以及其它工艺要求,并结合经验数据综合考虑。 6)冷却液的确定 确定加工过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却液、是否需要换刀、何时换刀。 由于数控加工中心上加工零件时.工序十分集中.在一次装夹下,往往需要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在确定工艺过程时要周密合理地安排各工序的加工顺序,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3、数值计算 数值计算就是根据零件的几何尺寸和确定的加工路线,计算数控加工所需的输入数据。一般数控系统都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和刀具补偿功能。对形状简单的零件(如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的轮廓加工,计算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两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等。 对形状复杂的零件(如非圆曲线、曲面组成的零件),用直线段或圆弧段通近,由精度要求计算出节点坐标值。这种情况需要借助计算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 4、编写加工程序 在完成工艺处理和数学处理工作后,应根据所使用机床的数控系统的指令、程序段格式、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结果以及辅助操作要求,按照数控系统规定的程序指令及格式要求,逐段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编程前,编程人员要了解数控机床的性能、功能以及程序指令,才能编写出正确的数控加工程序。 5、程序输入 把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在数控铣床操作面板上进行手工输入; 2)利用DNC(数据传输)功能,先把程序录入计算机,再由专用的CNC传输软件.把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然后再调出执行.或边传输边加工。 6、程序校验 编制好的程序,必须进行程序运行检查。加工程序一般应经过校验和试切削才能用于正式加工。可以采用空走刀、空运转画图等方式以检查机床运动轨迹与动作的正确性。 在具有图形显示功能和动态模拟功能的数控机床上或CAD/CAM软件中,用图形模拟刀具切削工件的方法进行检验更为方便。但这些方法只能检验出运动轨迹是否正确,不能检查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
三轴,四轴、五轴加工中心,这几种机床有何区别呢? 三轴加工中心的的作用及优点: 立式加工中心(三轴)最有效的加工面仅为工件的顶面,卧式加工中心借助回转工作台,也只能完成工件的四面加工。目前高档的加工中心正朝着五轴控制的方向发展,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五面体的加工。如配置上五轴联动的高档数控系统,还可以对复杂的空间曲面进行高精度加工。  四轴联动加工 所谓四轴联动加工 一般是加了一个旋转轴, 通常称为第四轴。一般的机床只有三轴也就是工件平台能左右( 1 轴)前后( 2 轴)主轴刀头( 3 轴)移动,用于切削工件,第四轴就是在移动的平台上加装一个可以 360 度旋转的电动分度头!这样可以自动分度打斜孔,铣斜边等等,而不用二次装夹流失精度。  四轴联动加工特点: (1).三轴联动加工机床无法加工到的或需要装夹过长  (2).提高自由空间曲面的精度、质量和效率 (3).四轴与三轴的区别 ; 四轴区别与三轴多一个旋转轴四轴坐标的确立及 其代码的表示: Z 轴的确定:机床主轴轴线方向或者装夹工件的工作台垂直方向为 Z 轴 X 轴的确定:与工件安装面平行的水平面或者在水平面内选择垂直与工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为 X 轴,远离主轴轴线的方向为正方向。 有人说先学会三轴,再去搞四轴、五轴加工中心,这几种机床有何区别呢? 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这类加工中心的回转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作台回转轴。 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可以环绕X 轴回转,定义为 A 轴,A 轴一般工作范围 +30 度至 -120 度。工作台的中间还设有一个回转台,在图示的位置上环绕 Z 轴回转, 定义为 C 轴,C 轴都是 360 度回转。 这样通过 A 轴与 C轴的组合, 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除了底面之外,其余的五个面都可以由立式主轴进行加工。A 轴和 C 轴最小分度值一般为 0.001 度,这样又可以把工件细分成任意角度, 加工出倾斜面、倾斜孔等。 A 轴和 C 轴如与 XYZ 三直线轴实现联动,就可加工出复杂的空间曲面,当然这需要高档的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以及软件的支持。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轴刚性非常好,制造成本比较低。 但一般工作台不能设计太大,承重也较小,特别是当 A 轴回转大于等于 90 度时,工件切削时会对工作台带来很大的承载力矩。 主轴前端是一个回转头,能自行环绕 Z 轴 360 度,成为 C 轴,回转头上还带可环绕 X 轴旋转的 A 轴,一般可达 ±90 度以上,实现上述同样的功能,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加工非常灵活,工作台也可以设计的非常大,客机庞大的机身、巨大的发动机壳都可以在这类加工中心上加工。 这种设计还有一大优点:我们在使用球面铣刀加工曲面时,当刀具中心线垂直于加工面时,由于球面铣刀的顶点线速度为零,顶点切出的工件表面质量会很差,采用主轴回转的设计,令主轴相对工件转过一个角度,使球面铣刀避开顶点切削,保证有一定的线速度,可提高表面加工质量。这种结构非常受模具高精度曲面加工的欢迎,这是工作台回转式加工中心难以做到的。为了达到回转的高精度,高档的回转轴还配置了圆光栅尺反馈,分度精度都在几秒以内,当然这类主轴的回转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主轴回转的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重力向下,轴承高速空运转的径向受力是均等的,回转特性很好,因此可提高转速,一般高速可达 1,2000r/min 以上,实用的最高转速已达到 4,0000 转。主轴系统都配有循环冷却装置,循环冷却油带走高速回转产生的热量,通过制冷器降到合适的温度,再流回主轴系统。  X、Y、Z 三直线轴也可采用直线光栅尺反馈,双向定位精度在微米级以内。由于快速进给达到 40~60m/min 以上, X、 Y、 Z 轴的滚珠丝杠大多采用中心式冷却,同主轴系统一样,由经过制冷的循环油流过滚珠丝杠的中心,带走热量。  卧式五轴加工中心  此类加工中心的回转轴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卧式主轴摆动作为一个回转轴,再加上工作台的一个回转轴,实现五轴联动加工。这种设置方式简便灵活,如需要主轴立、卧转换,工作台只需分度定位,即可简单地配置为立、卧转换的三轴加工中心。由主轴立、卧转换配合工作台分度, 对工件实现五面体加工, 制造成本降低, 又非常实用。 也可对工作台设置数控轴,最小分度值 0.001 度,但不作联动,成为立、卧转换的四轴加工中心,适应不同加工要求,价格非常具有竞争力。 另一种为传统的工作台回转轴,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 A 轴一般工作范围 +20 度至 -100 度。工作台的中间也设有一个回转台 B 轴,B 轴可双向 360 度回转。 这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的联动特性比第一种方式好,常用于加工大型叶轮的复杂曲面。回转轴也可配置圆光栅尺反馈,分度精度达到几秒,当然这种回转轴结构比较复杂,价格也昂贵。  目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可以做到大于 1.25m2,对第一种五轴设置方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第二种五轴设置方式比较困难,因为 1.25m2 的工作台做 A 轴的回转,还要与工作台中间的 B 轴回转台联动确实勉为其难。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轴转速一般在 10,000rpm 以上,由于卧式设置的主轴在径向有自重力,轴承高速空运转时径向受力不均等,加上还要采用较大的 BT50 刀柄,一般最高可达 20,000rpm。卧式加工中心快速进给达到 30~ 60m/min 以上,主轴电机功率 22-40KW 以上,刀库容量按需要可从 40 把增加到 160 把,加工能力远远超过一般立式加工中心, 是重型机械加工的首选。 加工中心大多可设计成双工作台交换,当一个工作台在加工区内运行,另一工作台则在加工区外更换工件,为下一个工件的加工做准备,工作台交换的时间视工作台大小,从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 最新设计的加工中心考虑到结构上要适合组成模块式制造单元( FMC )和柔性生产线( FMS),模块式制造单元一般至少有两台加工中心和四个交换工作台组成, 加工中心全部并排放置,交换工作台在机床前一字形排开,交换工作台多的可以排成两行、甚至双层设计。两边各有一个工位作为上下工件的位置,其余工位上的交换工作台安装着工件等待加工,有一辆小车会按照系统指令,把装着工件的交换工作台送进加工中心,或从加工中心上取出完成加工的交换工作台,送到下一个工位或直接送到下料工位,完成整个加工操作。柔性生产线除了小车、交换工作台之外,还有统一的刀具库,一般会有几百把刀具,在系统中存入刀具的身份编码信息,再通过刀具输送系统送进加工中心, 并把用完的刀具取回, 柔性生产线往往还需要一台 FMS 的控制器来指挥运行。 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的区别 : 明显是因为工作台做大了 ,才改成立式的,显然立式能加工更大的零件 (其实所有的立式设备都比相应的卧式设备有更大的工件尺寸容纳能力 ,这是立式设备的天生优势 .) 卧式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主要区别在于 : 主轴(进给轴)一个是平行于底面 一是垂直于地面立式很明显主轴是垂直地面的,卧式主轴是平行地面的,卧式就相当于镗床了,只是功能多,精度高。
这个是要修改机器参数的,最好是找厂家的人过来修改一下参数就行了,自己一般最好就要乱改,改好了还好说,改坏了老板要找你麻烦了!
G0G90G54X0.Y0.A90.S3000M3.你要注意了。一般用四轴都要好几个坐标系。G54 G55 G56 转一个方向加工就要一个坐标系的。不要搞的撞刀就不好了哇。 只要Z方向抬起来就可以转四轴 要抬高点,不要撞到。G0 Z100.A180.G0G90G55X0.Y0.S3000M3 四轴加工中心编程方法是: 一般工件在空间未定位时,有六个自由度,X\Y\Z三个线性位移自由度和与其对应的啊A\B\C三个旋转位移自由度。六个自由度通常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X\Y\Z来表达三个线性轴,用与其对应的A\B\C来表达三个旋转轴。诸如多轴数控机床,也就是加工中心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加工对象规划设置轴数。
一、区别如下: 1、结构不同 三轴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是三条不同方向直线运动的轴,分别是上下、左右和前后,上下的方向是主轴,可以高速旋转;四轴立式加工中心是在三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旋转轴,即水平面可以360度旋转,不可以高速旋转。 2、使用范围不同 三轴加工中心加工中心使用最为广泛,三轴加工中心能进行简单的平面加工,而且一次只能加工单面,三轴加工中心可以很好的加工、铝制、木质、消失模等材质。 四轴加工中心的使用较三轴加工中心少一些,它通过旋转可以使产品实现多面的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装夹次数。尤其是圆柱类零件的加工多方便。并且可以减少工件的反复装夹,提高工件的整体加工精度,利于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 二、编程方法: 1、分析零件图样 根据零件图样,通过对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精度、表面质量、毛坯情况和热处理等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加工内容和耍求,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 此步骤内容包括: 1)确定该零件应安排在哪类或哪台机床上进行加工。 2)采用何种装夹具或何种装卡位方法。 3)确定采用何种刀具或采用多少把刀进行加工。 4)确定加工路线,即选择对刀点、程序起点(又称加工起点,加工起点常与对刀点重合)、走刀路线、程序终点(程序终点常与程序起点重合)。 5)确定切削深度和宽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切削参数。 2、确定工艺过程 在分析零件图样的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如确定定位方式、选用工装夹具等)和加工路线(如确定对刀点、走刀路线等),并确定切削用量。工艺处理涉及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按照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功能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 2)刀具、夹具的设计和选择 数控加工刀具确定时要综合考虑加工方法、切削用量、工件材料等因素,满足调整方便、刚性好、精度高、耐用度好等要求。数控加工夹具设计和选用时,应能迅速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紧过程,以减少辅助时间。 并尽量使用组合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此外,所用夹具应便于安装在机床上,便于协调工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 3)对刀点的选择 对刀点是程序执行的起点,选择时应以简化程序编制、容易找正、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减小加工误差为原则。 对刀点可以设置在被加工工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或机床上。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4)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路线确定时要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尽量缩短走刀路线,减少空走刀行程;有利于简化数值计算,减少程序段的数目和编程工作量。 5)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及进给速度。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被加工工件材料、加工内容以及其它工艺要求,并结合经验数据综合考虑。 6)冷却液的确定 确定加工过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却液、是否需要换刀、何时换刀。 由于数控加工中心上加工零件时.工序十分集中.在一次装夹下,往往需要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在确定工艺过程时要周密合理地安排各工序的加工顺序,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3、数值计算 数值计算就是根据零件的几何尺寸和确定的加工路线,计算数控加工所需的输入数据。一般数控系统都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和刀具补偿功能。对形状简单的零件(如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的轮廓加工,计算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两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等。 对形状复杂的零件(如非圆曲线、曲面组成的零件),用直线段或圆弧段通近,由精度要求计算出节点坐标值。这种情况需要借助计算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 4、编写加工程序 在完成工艺处理和数学处理工作后,应根据所使用机床的数控系统的指令、程序段格式、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结果以及辅助操作要求,按照数控系统规定的程序指令及格式要求,逐段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编程前,编程人员要了解数控机床的性能、功能以及程序指令,才能编写出正确的数控加工程序。 5、程序输入 把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在数控铣床操作面板上进行手工输入; 2)利用DNC(数据传输)功能,先把程序录入计算机,再由专用的CNC传输软件.把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然后再调出执行.或边传输边加工。 6、程序校验 编制好的程序,必须进行程序运行检查。加工程序一般应经过校验和试切削才能用于正式加工。可以采用空走刀、空运转画图等方式以检查机床运动轨迹与动作的正确性。 在具有图形显示功能和动态模拟功能的数控机床上或CAD/CAM软件中,用图形模拟刀具切削工件的方法进行检验更为方便。但这些方法只能检验出运动轨迹是否正确,不能检查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
三轴,四轴、五轴加工中心,这几种机床有何区别呢? 三轴加工中心的的作用及优点: 立式加工中心(三轴)最有效的加工面仅为工件的顶面,卧式加工中心借助回转工作台,也只能完成工件的四面加工。目前高档的加工中心正朝着五轴控制的方向发展,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五面体的加工。如配置上五轴联动的高档数控系统,还可以对复杂的空间曲面进行高精度加工。  四轴联动加工 所谓四轴联动加工 一般是加了一个旋转轴, 通常称为第四轴。一般的机床只有三轴也就是工件平台能左右( 1 轴)前后( 2 轴)主轴刀头( 3 轴)移动,用于切削工件,第四轴就是在移动的平台上加装一个可以 360 度旋转的电动分度头!这样可以自动分度打斜孔,铣斜边等等,而不用二次装夹流失精度。  四轴联动加工特点: (1).三轴联动加工机床无法加工到的或需要装夹过长  (2).提高自由空间曲面的精度、质量和效率 (3).四轴与三轴的区别 ; 四轴区别与三轴多一个旋转轴四轴坐标的确立及 其代码的表示: Z 轴的确定:机床主轴轴线方向或者装夹工件的工作台垂直方向为 Z 轴 X 轴的确定:与工件安装面平行的水平面或者在水平面内选择垂直与工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为 X 轴,远离主轴轴线的方向为正方向。 有人说先学会三轴,再去搞四轴、五轴加工中心,这几种机床有何区别呢? 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这类加工中心的回转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作台回转轴。 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可以环绕X 轴回转,定义为 A 轴,A 轴一般工作范围 +30 度至 -120 度。工作台的中间还设有一个回转台,在图示的位置上环绕 Z 轴回转, 定义为 C 轴,C 轴都是 360 度回转。 这样通过 A 轴与 C轴的组合, 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除了底面之外,其余的五个面都可以由立式主轴进行加工。A 轴和 C 轴最小分度值一般为 0.001 度,这样又可以把工件细分成任意角度, 加工出倾斜面、倾斜孔等。 A 轴和 C 轴如与 XYZ 三直线轴实现联动,就可加工出复杂的空间曲面,当然这需要高档的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以及软件的支持。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轴刚性非常好,制造成本比较低。 但一般工作台不能设计太大,承重也较小,特别是当 A 轴回转大于等于 90 度时,工件切削时会对工作台带来很大的承载力矩。 主轴前端是一个回转头,能自行环绕 Z 轴 360 度,成为 C 轴,回转头上还带可环绕 X 轴旋转的 A 轴,一般可达 ±90 度以上,实现上述同样的功能,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是主轴加工非常灵活,工作台也可以设计的非常大,客机庞大的机身、巨大的发动机壳都可以在这类加工中心上加工。 这种设计还有一大优点:我们在使用球面铣刀加工曲面时,当刀具中心线垂直于加工面时,由于球面铣刀的顶点线速度为零,顶点切出的工件表面质量会很差,采用主轴回转的设计,令主轴相对工件转过一个角度,使球面铣刀避开顶点切削,保证有一定的线速度,可提高表面加工质量。这种结构非常受模具高精度曲面加工的欢迎,这是工作台回转式加工中心难以做到的。为了达到回转的高精度,高档的回转轴还配置了圆光栅尺反馈,分度精度都在几秒以内,当然这类主轴的回转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主轴回转的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重力向下,轴承高速空运转的径向受力是均等的,回转特性很好,因此可提高转速,一般高速可达 1,2000r/min 以上,实用的最高转速已达到 4,0000 转。主轴系统都配有循环冷却装置,循环冷却油带走高速回转产生的热量,通过制冷器降到合适的温度,再流回主轴系统。  X、Y、Z 三直线轴也可采用直线光栅尺反馈,双向定位精度在微米级以内。由于快速进给达到 40~60m/min 以上, X、 Y、 Z 轴的滚珠丝杠大多采用中心式冷却,同主轴系统一样,由经过制冷的循环油流过滚珠丝杠的中心,带走热量。  卧式五轴加工中心  此类加工中心的回转轴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卧式主轴摆动作为一个回转轴,再加上工作台的一个回转轴,实现五轴联动加工。这种设置方式简便灵活,如需要主轴立、卧转换,工作台只需分度定位,即可简单地配置为立、卧转换的三轴加工中心。由主轴立、卧转换配合工作台分度, 对工件实现五面体加工, 制造成本降低, 又非常实用。 也可对工作台设置数控轴,最小分度值 0.001 度,但不作联动,成为立、卧转换的四轴加工中心,适应不同加工要求,价格非常具有竞争力。 另一种为传统的工作台回转轴,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 A 轴一般工作范围 +20 度至 -100 度。工作台的中间也设有一个回转台 B 轴,B 轴可双向 360 度回转。 这种卧式五轴加工中心的联动特性比第一种方式好,常用于加工大型叶轮的复杂曲面。回转轴也可配置圆光栅尺反馈,分度精度达到几秒,当然这种回转轴结构比较复杂,价格也昂贵。  目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可以做到大于 1.25m2,对第一种五轴设置方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第二种五轴设置方式比较困难,因为 1.25m2 的工作台做 A 轴的回转,还要与工作台中间的 B 轴回转台联动确实勉为其难。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轴转速一般在 10,000rpm 以上,由于卧式设置的主轴在径向有自重力,轴承高速空运转时径向受力不均等,加上还要采用较大的 BT50 刀柄,一般最高可达 20,000rpm。卧式加工中心快速进给达到 30~ 60m/min 以上,主轴电机功率 22-40KW 以上,刀库容量按需要可从 40 把增加到 160 把,加工能力远远超过一般立式加工中心, 是重型机械加工的首选。 加工中心大多可设计成双工作台交换,当一个工作台在加工区内运行,另一工作台则在加工区外更换工件,为下一个工件的加工做准备,工作台交换的时间视工作台大小,从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 最新设计的加工中心考虑到结构上要适合组成模块式制造单元( FMC )和柔性生产线( FMS),模块式制造单元一般至少有两台加工中心和四个交换工作台组成, 加工中心全部并排放置,交换工作台在机床前一字形排开,交换工作台多的可以排成两行、甚至双层设计。两边各有一个工位作为上下工件的位置,其余工位上的交换工作台安装着工件等待加工,有一辆小车会按照系统指令,把装着工件的交换工作台送进加工中心,或从加工中心上取出完成加工的交换工作台,送到下一个工位或直接送到下料工位,完成整个加工操作。柔性生产线除了小车、交换工作台之外,还有统一的刀具库,一般会有几百把刀具,在系统中存入刀具的身份编码信息,再通过刀具输送系统送进加工中心, 并把用完的刀具取回, 柔性生产线往往还需要一台 FMS 的控制器来指挥运行。 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的区别 : 明显是因为工作台做大了 ,才改成立式的,显然立式能加工更大的零件 (其实所有的立式设备都比相应的卧式设备有更大的工件尺寸容纳能力 ,这是立式设备的天生优势 .) 卧式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主要区别在于 : 主轴(进给轴)一个是平行于底面 一是垂直于地面立式很明显主轴是垂直地面的,卧式主轴是平行地面的,卧式就相当于镗床了,只是功能多,精度高。

关于 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和 立式加工中心的第四轴旋转方向怎样识别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 立式加工中心的第四轴旋转方向怎样识别 、 加工中心中常说的四轴,五轴是怎样区分的,或者说区别 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