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博纳影业(001330.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是中国电影市场面临变化和调整的一年,全年电影票房同比下跌22.7%,观影人次下降23.1%。在此背景下,博纳影业砥砺前行,专注主营业务,并围绕主营业务布局新的发力点。
面对AIGC与影视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机遇,博纳影业率先开辟出“AI+影视”战略布局的全新赛道,AI视频大模型与影视产业深度融合下的实践成果不断显现。
技术探索方面,博纳影业早于2023年底即成立AIGMS(AI Generated Movie/Series)制作中心,迈出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一步。该中心深度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电影工业化制片体系,全面涵盖剧本开发、视觉预演,影剧内容生成、超高清渲染及后期合成等全流程制片环节,推动影视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围绕“人机共创”的核心理念,博纳影业将AI深度融入创作中,辅助创作者在剧本开发、角色塑造及视觉设计等环节中实现突破性创新,显著提升内容质量和制作效率。
2024年暑期,由博纳影业出品并制作的国内首部AIGC生成式12集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在抖音上线,在全网共计获得1.6亿次播放总量,最高时跻身抖音短剧热度榜第二名,并荣获美国电影艺术节“美国电影艺术奖金奖”及法国戛纳世界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单元特别提及奖,同时入围具有10年历史的洛杉矶电影节半决赛。
AI赋能传统电影制作方面,由博纳影业主投的奇幻动作影片《传说》是全球第一部由“数字人”主演的院线电影。博纳影业探索性使用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基于深度学习,在影片中还原了27岁的演员成龙。该影片展现了不俗的全球影响力,海外销售覆盖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日前,博纳影业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核心活动“北京科幻之夜暨科幻星球盛典”上,正式发布了考古科幻IP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的特别致敬预告片。作为国内首部达到影视工业级标准的人机共创科幻作品,《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全长90分钟,延续“历史解码未来”的叙事主线。在创作体系上,博纳影业建立了“人工主导+AI赋能”的工业化流程,实现从剧本生成到虚拟拍摄的全流程智能化。这种技术突破使影视制作周期有效缩短,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高效的智能工具平台。
随着AI技术持续升级与内容层面的持续开发,博纳影业正推动影视工业化升级,为中国科幻产业开辟人机协同创作的新赛道。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东方网记者曹磊4月29日报道:水,作为生命之源,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自来水供应更是备受关注。今天上午,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局长史家明在《2025上海民生访谈》中,围绕上海供水情况,从供水能力、水源地建设、水质提升、管网改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现了上海供水事业从“供得上”到“供得好”的努力与决心。史家明局长透露,目前上海的供水能力已达到每日1260.5万吨,这一数据背后是上海供水保障体系多年来不断发展完善的成果。但上海水务部门的目标不止于此,他们致力于让老百姓从喝“合格水”转变为喝“优质水”,这中间还有诸多工作亟待推进。
在原水取水方面,上海一直采用“集中取水”方式,青草沙、陈行、东风西沙和金泽水源地共同保障全市自来水原水供应。为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韧性,实现水源地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济,市水务局大力推进原水西环线工程和青草沙?-?陈行库管连通工程。其中,原水西环线工程计划2027年通水,青草沙?-?陈行库管连通工程计划2028年通水。同时,持续推进四个水源地挖潜,如陈行水库挖潜工程、青草沙水库疏浚工程等。这些工程效益发挥后,上海抵御流域水质风险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提升供水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水厂深度处理改造。这是在水厂传统处理技术上“加码”,对饮用水进行更精细化处理,从而提升水质。今年年内,全市38家水厂将实现深度处理工艺全覆盖,这无疑是上海供水从“合格水”升级为“优质水”的重要里程碑。
咸潮入侵是上海供水面临的一个自然挑战。2022年的咸潮让市民印象深刻,今年是否还会出现咸潮也备受关注。史家明局长回应称,咸潮入侵是河海交界处普遍的天然水文现象,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口水源地在冬春季节常受咸潮入侵影响,一般每年2至3次,持续时间5到6天。从今年气象年景来看,再次遇到“特大咸潮”的可能性较小。
为维持供水系统稳定,市水务局在推进重大工程的同时,也在进行“微创手术”。上海供水管线已达4.05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一周,部分“服役”年限较长的管网若不及时更新,易发生爆管和漏损情况。近年来,市水务局坚持滚动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完成1873公里,今年还将继续推进完成150公里,以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市民关心的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问题,去年“有序推动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新增接管1.5亿平方米”的任务被列入《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市水务局完成了5000多万平方米的接管任务,今年还计划再接管4000万平方米,期望随着供水企业接管住宅小区的增多,进一步提升“最后一公里”的供水服务水平。上海水务局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优化供水格局,提升供水能级和服务水平。从水源地建设到水厂改造,从管网更新到二次供水设施接管,每一项工作都紧密围绕市民用水需求,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稳定的自来水供应,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供水品质提升带来的幸福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