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栾菲 通讯员王周
近期,我国南方“夏”意十足,但从4月17日开始雨势将明显增强;而在北方,强冷空气也将频繁叨扰。南方前期升温原因为何?本周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将带来哪些影响?北方是否会出现大风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就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一问: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本周南方有两次降水过程。哪些地区将受到降雨影响,这两次降水过程强度有何区别?
答:本周江南、华南降雨较前期增多,主要降雨时段在18日至19日和21日至23日。中央气象台在18日已经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17日以来,四川盆地中部、重庆西南部、贵州东北部、湖北中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及福建东南部、广东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重庆西南部、湖南西部和东北部、江西中北部、福建东南部等地距地出现大暴雨。
预计18日20时至19日20时,江西东部和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广东中东部、湖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东北部和南部、福建东南部和西北部、广东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日至2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华南等地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但这次降水过程的强降雨范围、强度都弱于18日至19日的降水过程,北方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南方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4月18日20时—19日20时)
二问:最近升温势头较强,多地气温超过30℃。近期南方气温是否较常年偏高,原因为何?会不会提前入夏?
答:过去十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西北、华北南部和东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的气温偏高2~4℃,其中部分地区气温偏高4~6℃,16日之17日,四川盆地、安徽中南部、浙江、江西中北部、福建北部、湖北东部、云南等地气温达到或超过35℃,云南局地气温接近或达到40℃。
此次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受高压脊控制,使得天空云量很少,太阳辐射比较强,且前期少雨干燥,因此地面增温较快,导致部分地区气温达到35℃以上。
按照气象标准,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超过22℃是入夏条件,各地气象部门会根据这个标准判断当地是否入夏。
三问:北方地区频繁受到冷空气侵袭,气温上下浮动明显。本周的强冷空气将对北方产生什么影响?冷空气在21日后南下,是否会改变南方的升温形势?
答:强冷空气从18日开始影响新疆,并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主要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其影响将持续到23日。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汉、江淮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9级,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的风力达5~7级,新疆山口地区阵风风力可达11~12级。另外,上述地区将出现大幅度降温,日平均气温下降6~10℃,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6℃以上。
除了大风降温天气,未来三天,新疆东部和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西部局地会有沙尘暴。
南方也会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剧烈降温。江南西部、华南西部、江汉、贵州等地降温非常明显,将从前期气温较常年偏高的形势转变为偏低的形势。
冷空气降温预报图(4月18日至23日)
四问:南方强降雨强对流、北方大风降温将会对交通运输、农业和公众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答:未来一周,南方大部地区多降雨、强对流频繁。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降雨强度大、累计雨量高,要警惕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和地质灾害,加强灾害隐患点巡查排险,并防范强对流天气对交通、设施农业、春播生产、经济作物的危害。公众要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临近预报、预警信息,不要在降雨集中时段前往山区等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同时避免在强对流活跃时段外出。
点击阅读:气象灾害防御微科普之强对流
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蔬菜、果树种植业要注意防风防寒防冻,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着装,防范大风降温、沙尘对交通出行、人体呼吸系统健康等的不利影响,做好防护措施。
主办: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承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协办: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局总机:010-68406114网站值班电话:010-68409797(8:00-17:00)
今天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目前现场情况如何?媒体都有哪些关注点?
今天这场发布会共有65家中外媒体参加,关注度非常高。
发布会现场已经准备就绪,即将回答记者提问的是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的相关负责人。
这场发布会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展开。这部法律是在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并将于5月20日正式实施。
这部法律经过了三次审议,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也首次明确了民营经济在法律中的地位。
如何在法律框架内更好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事关中国5700多万家民营企业。我们梳理了一些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在公平竞争方面,大众关注的是如何打破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让民营企业有更多机会参与基础设施等竞争性领域的投资。
在投融资方面,大众关心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如何落实相关规定,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科技创新支持方面,法律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众关心如何将这些鼓励措施落到实处,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权益保护方面,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这部法律将 “权益保护” 单独成章,明确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