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图为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总部。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摄
近段时间,美国政府加征关税举措已经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重大风险,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因需求前景堪忧备受打击,特别是国际油价走势相当疲弱,反映出市场信心匮乏,当前世界石油市场迎来极为敏感的时刻。每当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时,就会有很多人发出疑问:油价底线在哪里?
当地时间5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6美元,收于每桶57.13美元,跌幅为1.99%;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6美元,收于每桶60.23美元,跌幅为1.73%。
据统计,4月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较上月跌幅高达18%,达到2021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近一个月来也呈现单边大幅下跌走势。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加征关税无疑是造成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信心丧失的主要原因,当前国际石油需求预期相当悲观,油价很可能继续探底过程。
美国的关税战威胁以及朝令夕改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更对世界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随着美方一些人挑起的关税战升级,市场担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主要经济体进口消费需求不可避免将明显下降。以石油为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已经下调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将今年日均石油需求增长量预期下调到130万桶,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51亿桶。
美国经济数据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石油需求减少的担忧。相关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职位空缺数量降至719.2万个。4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86,为近年来低点。美国汽油需求4月份同比下降3.5%,为2年来最大降幅,消费疲软、制造业和运输业活动放缓直接削弱原油需求。此外,美国主要投行也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低于3.2%的长期预测均值。
在需求疲软的同时,原油供给过剩问题同样突出。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 ”计划从今年5月份起增产41.1万桶/日,较此前计划的13.5万桶/日大幅增加,2026年则恢复增产220万桶/日,以维护市场份额。由此可见,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将很难扭转。市场预测,2025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60万桶/日至70万桶/日的库存累积。
在普遍预期下,市场投机行为加剧了极度悲观情绪。相关数据表明,4月份,纽约市场投机资金大幅减持,WTI原油净多头头寸降至历史低点,布伦特原油一周内减持16.23万手,创单周最大减持纪录。同时,交易量激增30%,暗示强制平仓或去杠杆,加剧价格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也未能有效提振油价,市场几乎是一边倒看空。当WTI每桶60美元大关被轻易击破后,下行55美元就成了关键的支撑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近日走势,一旦关键支撑位不保,那么市场将出现恐慌性抛售,并在每桶50美元位置上构成较为牢固的底部。
而真正底部的形成仍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全球需求企稳。前提是美国放弃或是降低关税战风险,主要经济体避免直接经济对抗,恢复经济增长。二是石油供应有所调整。“欧佩克 ”有可能重新评估其增产计划,在需求持续减弱前景下,该机构可能暂停或推迟增产计划。沙特等核心成员国可能通过减产或价格战应对低价环境。三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趋于平衡,中东原油供应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四是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截至4月25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为4.404亿桶,较前一周减少270万桶,但仍接近5年平均值。若出口市场恢复或炼厂需求增加,库存压力可能减轻。
在当前石油市场变化较大的关键时期,“欧佩克”的未来政策取向将发挥重要作用。“欧佩克 ”会议近日结束。该组织宣布,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8个参与国将在6月份增产41.1万桶/日。逐步增产可能会被暂停或逆转,具体取决于市场状况的变化。
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国际油价还将剧烈波动,如何保证能源安全成为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各国应做好两手准备,加大多元化能源进口来源,同时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此外,国际社会应当积极推动多边谈判,缓解贸易紧张局势,从而恢复经济增长,实现包括原油在内的世界大宗商品市场的稳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翁东辉)
在房地产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上,如何打造真正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好房子",成为摆在所有房企面前的必答题。凭借董事局主席李光宁的前瞻性布局,华发股份用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绩单和创新的产品理念,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对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政策引领品质时代,产品力成竞争关键
2025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引导下逐步企稳。住建部新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明确"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等新标准,并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政策细节引发了行业广泛讨论,被视为中国房地产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升级"转型的重要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还对住宅隔音、采光、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志着中国住宅建设标准正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3%,市场呈现"核心城市回暖、三四线承压"的分化格局。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其中120平方米以上户型成交占比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而三四线城市仍在消化库存压力。这种结构性变化表明,购房者正在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品质需求日益凸显。
"科技+"体系落地,重新定义未来人居
华发股份敏锐捕捉这一趋势,2024年便率先推出"科技+好房子产品体系技术标准",涵盖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产业化四大维度的产品体系。该体系与华为、顺丰、亿航等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将鸿蒙智能家居、无人机配送等前沿技术融入住宅开发。具体来看,这一体系以"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产业化"为技术支撑,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维度,构建了十五项具体标准。
作为该体系的首个落地项目,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实现无人机配送的智慧社区,珠海湾成为行业观察华发战略的窗口。项目首日开放便吸引超千人到访,首期推出三天即实现去化279套、成交金额8亿元的佳绩。从户型设计上超高的得房率,到无人机配送、AI管家、全屋智能等前沿智慧场景真正落地实现,再到打造独具匠心的垂直立体园林、全龄友好社区,珠海湾不仅生动且具象地展示了“好房子”的可落地标准,更是为中国式“好房子” 建设提供了极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珠海方案”,有效重塑了市场对于未来人居的想象空间。
销售业绩印证战略,高端市场全面突破
市场数据印证了产品力对销售的直接推动。华发股份2025年一季度实现销售额294.9亿元,同比大增约45%,克而瑞全口径销售排名跃升至行业第8位,较2024年底上升2位;同时,实现权益金额186.8亿元,克而瑞权益销售排名跃居第8位,较2024年底上升1位,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在华东地区,海上都荟以7.5亿销售额包揽松江区金额、套数双料冠军;虹桥四季项目更以4.7亿业绩横扫大虹桥赵巷板块金额、面积、套数"三冠王"。在西南重镇成都,锦宸院项目首开155套即告售罄,单季以22.6亿销售额和245套成交,稳居成都主城4万+顶豪市场三项榜首;阅天府项目则以12亿业绩制霸天府新区3-4万单价高端市场,包揽套数、面积、金额三项桂冠。在珠海大本营,华发股份更是以全域2675套成交,多项目问鼎销冠的战绩强势登顶,市占率首度超过60%。
结语:
在房地产行业从"规模竞争"向"品质竞争"转型的关键阶段,华发股份以"科技+好房子"战略成功突围,不仅实现了销售业绩的逆势增长,更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随着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的正式实施,以及市场对高品质住宅需求的持续释放,华发股份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放大。未来,该公司有望在董事局主席李光宁为核心的领导下,继续引领行业变革,推动中国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