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曲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唱腔优美的评弹开篇《足迹·忆陈云》表达出对陈云同志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记者从陈云纪念馆获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切缅怀陈云同志伟大光荣的一生,陈云纪念馆与上海评弹团共同创作的评弹开篇《足迹·忆陈云》于近日正式发布。把评弹艺术形式与伟人生平业绩呈现融合凝炼,精心编排创作,深情讲述了了陈云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
陈云同志一生钟爱评弹,被评弹界亲切地称为“老听客”,他对评弹艺术的亲切关怀与指导,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评弹界,推动着评弹事业的发展。
陈云纪念馆始终把评弹艺术作为彰显伟人精神风范和纪念馆人文特色的重要元素。评弹这一江南雅韵已深深融入纪念馆的基因,红色文化之魂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悠扬的评弹声中相得益彰。
陈云纪念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通过伟人钟爱的评弹样式,来展现其崇高精神风范、丰富领导经验、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陈云纪念馆和上海评弹团乃至评弹界的共同心愿。
据介绍,《足迹·忆陈云》全篇240余字,时长近6分钟,以陈云纪念馆学术研究成果为唱词基础和框架,凝练勾勒出陈云同志伟大、光荣的一生,艺术化地呈现了他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和胜利,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和发展,建立的不朽功勋。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秉持政治性、文学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唱词编写、曲调编创、艺术演绎中,兼顾宏大叙事与细腻情感。唱词主题鲜明,精炼概括伟人生平,语言感染力强;编曲从蒋调、薛调、陈调等传统流派唱腔入手,辅以创新音乐设计,力求在传统韵味中透出时代新意,在守正创新中贴近群众,使听众在评弹艺术魅力和伟人生平业绩表达的相得益彰中,在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交相辉映中,走近历史,走近伟人。
据悉,《足迹·忆陈云》由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黎洪伟策划,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作曲及演唱,陈云纪念馆副馆长范伟成、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上海市曲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杜竹敏作词,著名音乐人彭程编配,既是陈云纪念馆与上海评弹团的又一成功跨界合作,也是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的一份艺术献礼。
(受访者供图)